ID: 23297986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29367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21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壹章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的含义 人造地球卫星 一星 两弹 核 弹 导 弹 原子弹 氢 弹 能打 导弹 能打到 能打准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背景 美国的核威胁、核讹诈一直存在 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免受核战争的威胁;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研制过程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66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 依据教材,列举“两弹一星”的成就? 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   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其设计、研制和发射,完全是由我国独立完成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意义(作用)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打破了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代表人物 美国海军部次长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他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作出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时,他正好在美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博士学位,很快回到了祖国。1958年,他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他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的核实验工作,被誉为“两弹元勋”。1986年,他患癌症逝世。直到这时,为中国核武器默默耕耘近30年的他才为世人所知。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两弹元勋 邓稼先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分析从他们身上我们学习哪些精神?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漫步太空 阅读课本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太空行走 神舟十二号,与太空站完成交会对接 1999年11月 2021年6月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003年10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无人 载人 太空行走 空间站 第贰章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杂交水稻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指什么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邓小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杂交水稻 (3)结果: (4)影响: (1)时间: (2)培育者: 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京。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籼型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任务一、依据教材,整理杂交水稻知识点。 20世纪70年代。 袁隆平 20世纪70年代,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 籼型杂交水稻 为解决我国的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