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6274

辽宁省2024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4411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辽宁省,2024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 cover
2024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新石器时代,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有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这反映出中华文明具有( ) A.延续性 B.多元性 C.独立性 D.开放性 2.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这种治国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3.河南省新乡市有一个“牧野公园”,纪念着三千多年前这里发生的一场战争—牧野之战。小说《封神演义》即以这场改朝换代的战争为背景。这场战争见于(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4.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十五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下表是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这说明( ) 匈奴 羯 鲜卑 前赵 北凉 夏 后赵 前燕 后燕 南燕 南凉 西秦 氐 羌 賨 汉 前秦 后凉 后秦 成汉 前凉 北燕 西凉 A.北方经济破坏严重 B.士族门阀干扰政局 C.民族接触日益频繁 D.政权之间战争不断 5.历史探究可以有效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某同学在历史探究中读到了“增加科举考试科目”“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天可汗”等内容。该同学探究的是(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大定之治” 6.辽朝境内存在游牧与农耕两种经济形态,统治者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措施,以“得其宜矣”。这一制度是( ) A.编户齐民 B.行省制度 C.猛安谋克 D.南北面官制 7.随着中国古代城市经济的繁荣,戏曲艺术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的综合舞台艺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至此发展成熟。这一戏曲艺术是( ) A.元散曲 B.元杂剧 C.昆曲 D.京剧 8.从元朝末年起,东部沿海倭患日趋严重。明朝中期,戚继光奉命平倭,重创倭寇,使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这一局面有利于(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江南商业的发展 C.京杭运河的开凿 D.坊市制度的打破 9.如图是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清廷规定,佛教格鲁派领袖的继承人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来确认,并报朝廷批准。金瓶印证了( ) A.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B.清朝借鉴了元朝边疆政策 C.西藏地区政局保持了稳定 D.藏族对边疆开发作出贡献 10.林则徐译的《四洲志》介绍了国际法知识,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徐继畲撰写的《瀛寰志略》详细介绍了欧美各国。这种现象体现了( ) A.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C.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动 D.部分国人产生忧患意识 11.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为了挽救国家颓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李鸿章主持成立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张之洞筹建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这说明洋务派旨在( ) A.发展民族工业 B.提升国防实力 C.推动政治变革 D.改革选官制度 12.如表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情况表。此表说明( ) 势力范围 租借地 英国 长江流域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俄国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旅大租借地 德国 山东 胶州湾租借地 法国 广东、广西、云南 广州湾租借地 日本 福建 / A.宗藩关系的解体 B.中国近现代外交的起步 C.朝贡贸易的废止 D.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害 13.19世纪中期,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八国联军侵华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这说明清朝(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政府陷入了严重财政危机 C.权力结构的变化 D.地方官僚推动军事近代化 14.1905年,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