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15552

11.2《与妻书》课件(共22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41794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2,与妻书,课件,22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与妻书 林觉民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民主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4岁进高等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4岁。 了解林觉民 时代背景 1911年,林觉民受同盟会第十四支部派遣回闽,联络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他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率第一批义士从马尾港上船赴香港。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即4月24日,林觉民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待战友们入睡后,他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婚姻虽是父母包办,但两人感情深厚、琴瑟和鸣。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林觉民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这封最后的家书。在写《与妻书》的同时,林觉民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40字的信。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 陈意映 陈意映(1891—1913),幼受庭训,耽诗书好吟咏,通过女学的教育,要做新女性,尝著《红楼梦》人物诗一卷。因丈夫林觉民在1911年3月的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无法承受丧夫之痛的沉重打击,一度意欲轻生。在林觉民父母的跪求下,她才强忍悲伤、痛苦地活下来,但两年后终因悲伤过度,在1913年病逝,年仅22岁。 搁笔 称心 几家能彀 不能禁 使之肖我 旁汝 gē chèn gòu jīn xiào bàng 恸 念六夜 tòng niàn 廿 三 正音读文 四 课堂活动 情境任务:在福州三坊七巷景区的林觉民故居参观游览时,发现现有的“《与妻书》展厅”空间狭小,不足以展现《与妻书》的精神魅力。为了让文物生动鲜活起来,让烈士精神永续,让我们对林觉民故居的“《与妻书》展厅”进行改造,提出有创意的设想。 四 课堂活动 任务一:朗诵原文,疏通文意,请你结合自己的整体阅读感受,用下面的格式为展厅写一段前言。 这是一封 的永别信,在这封信里,我们将读到 。 给爱妻 感人肺腑 深情悲壮 一位丈夫对妻子深情的爱 林觉民烈士“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浩然正气 林觉民烈士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 五 文本细读  ①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见面 完成 放下 抽背:终必不蒙见察 体谅我的苦衷 抛下 取消句子独立性 说 在爱妻子和牺牲之间林觉民选择了什么? 五 文本细读  ②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 想法 走向 夫妇 血腥 恶狼走狗 通“够” 青衫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林觉民毅然赴死? 课文的第2、第5段集中体现了严酷社会 环境之下的家国精神英雄情怀 当时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