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32537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527327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黄庭坚 登快阁 教 标 学 目 壹 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及其在宋代诗坛的地位 贰 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复杂的思想。理解其隐仕的矛盾思想 叁 掌握这首诗歌中使用到的艺术手法,了解典故含义,并作相应积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作者介绍 黄庭坚性格刚直,受苏轼影响,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英宗治平三年(1066),黄庭坚(21岁)第二次参加省试,中了第一名。第二年,再到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他先后担任过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太和知县等职,后因新旧党争被贬谪至四川、广西等地,最终客死宜州(今广西宜山县)。 文学成就与地位: 1.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2.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3. 开创江西诗派,提出"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对宋诗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著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书法艺术: 黄庭坚书法独树一格,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其行书、草书皆精,笔力雄健,风格独特。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诗歌创作特点: 1. 讲究法度:注重诗歌的章法结构和字句锤炼 2. 善用典故:诗中多用典故,追求"无一字无来处" 3. 创新求变:主张"点铁成金",即化用前人诗句而赋予新意 4. 风格多样:既有豪放雄健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宋代及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江西诗派成为宋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之一。 宋徽宗初年, 吕本中 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任知县。 这是他人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所以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 这首诗创作时黄庭坚38岁,已在太和令任上三个年头。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他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因此诗写在开朗空阔的背景下的忘怀得失的"快"意,终因知音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 题目解读 ①登,即点明诗人登临望远。 ②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快阁,三层小楼,砖木结构,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初为奉祀西她狱拔方慈氏(俗称观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期间,因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常登阁远眺,心旷神怡,遂易名“快阁”。史称:“阁曰快,自得之谓也”。 阁下的倍园、盟鸥馆、山谷祠与快阁参差媲美,构成“西昌八景”之一的“快阁盟鸥”。 朗读诗歌 登 快 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情感。 自主理解这首诗歌,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翻译出来。(如果自己不能翻译出来,可以通过找诗句主语和动词,帮助理解诗句。) 任务要求 诗歌鉴赏 第贰部分 诗歌鉴赏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叙事-登何处 ①痴儿,谦称。黄庭坚以“痴儿”自许。反用《晋书·傅咸传》典故,自称"痴儿"显示孤傲不羁的神情,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②了却:完成。写出办完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