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夏 【宋】李清照 日 绝 句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目录 读导语,进入新课 知作者,了解生平 解诗题,初读课文 解诗意,再读古诗 思项羽,敬仰英雄 爱祖国,升华情感 学习任务一:读导语,进入新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写书信。 家国情怀 单元导语 古诗三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梅兰芳蓄须 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文目录 学习任务二:知作者,了解生平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她出生于济南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家境优裕,父亲李格非藏书丰富,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然而,金兵入据中原后,她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等。 学习任务三:解诗题,初读课文 夏日绝句 生 当 作 人 杰, 死 亦 为 鬼 雄。 至 今 思 项 羽, 不 肯 过 江 东。 【宋】 李清照 初读古诗 夏日所写 体裁 项 羽 本诗主要人物是谁? dāng 认识项羽 霸王举鼎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乌江自刎 你知道哪些与项羽有关的故事? 乌江自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事件,发生在楚汉争霸时期。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的军队打败后,突围至乌江边。面对乌江亭长的劝说,项羽选择不渡江,而是在乌江边自刎而死。项羽自刎的原因,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是因为项羽认为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他曾带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西,而如今无一人还,因此他觉得无法面对江东的父老乡亲。同时项羽深知刘邦不会放过他,如果他渡江回江东,汉军必然会继续追击,届时江东将陷入战火,百姓会遭受更多的战乱之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选择了自刎。项羽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他面对失败时的无奈和悲壮。 认识项羽 学习任务四:解诗意,再读古诗 再读古诗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 当 作 人 杰, 死 亦 为 鬼 雄。 至 今 思 项 羽, 不 肯 过 江 东。 人 杰 :人中的豪杰 鬼 雄 :鬼中的英雄 诗文大意: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你还知道哪些人可称为“人杰”“鬼雄”? 学习任务五:思项羽,敬仰英雄 李清照为何“思项羽”? 写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导致宋王朝的瓦解,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北去,赵构(即宋高宗)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这就是靖康之变。 据统计,靖康之变中被掳走的皇室成员和近臣、各种工匠等14000多人,其中皇室妇女和宫女大约3000人。另外有120000人以上的北宋劳动人民壮丁男女被掳走为奴。 至 今 思 项 羽,不 肯 过 江 东。 诗文大意: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拓展《满江红》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拓展《示儿》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拓展《题临安邸》 人民水深火热,官员却置失去的大片国土于不顾,整天沉溺于骄奢淫逸的生活。 小组讨论 作者借古讽今,通过赞扬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来讽刺南宋当权者在面对金兵入侵时的软弱和退缩,苟且偷生,不愿意奋起抵抗,而是选择南渡逃避。表示自己希望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