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主题 警惕无形杀手,安全 “童” 行防中毒 二、班会目的 让学生全面且深入地了解一氧化碳的特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常见原因和中毒症状,填补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增强学生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知。 教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具体方法和有效措施,以及在遇到一氧化碳中毒情况时正确的急救与应对策略,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危害,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养成安全使用燃气、煤炭等燃料的良好习惯,并向身边人宣传相关知识。 三、班会准备 资料收集:收集有关一氧化碳中毒的真实案例,整理成简单易懂的故事形式;查找一氧化碳特性、中毒原理、症状及急救方法的资料,提炼关键信息,编写成便于讲解的文字内容;准备一些描绘一氧化碳中毒场景、正确预防措施和急救步骤的图片,打印出来备用。 道具准备:准备模拟燃气炉、煤炉的简易模型(可用纸盒等材料自制),以及模拟中毒者的玩偶;准备一些常见的燃气报警器、烟雾报警器模型(可使用玩具或图片代替);准备用于演示通风效果的小风扇、小窗户模型;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供学生制作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手抄报。 人员准备:提前安排几位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收集的案例排练简单的情景剧;培训几位学生担任小组讨论的组长,引导组员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自己熟悉所有教学内容和流程,确保讲解清晰、准确。 四、班会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关注 教师开场: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神秘又危险的 “隐形杀手” 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它一旦出现,就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险,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神秘的 “杀手” 是谁呀? 悬念设置:老师先给大家描述一些奇怪的现象。在寒冷的冬天,有的小朋友家里生着煤炉取暖,早上起床却发现一家人都头晕、恶心,甚至昏迷不醒;还有的家庭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后,也出现了类似不舒服的症状。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情况的发生呢? 引出主题:其实,这些奇怪又可怕的现象,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种叫做一氧化碳的气体在作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 “隐形杀手”,学习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二)认识一氧化碳,了解中毒危害 特性讲解:同学们,一氧化碳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气体。它没有颜色,就像空气一样透明,我们的眼睛根本看不到它;它也没有气味,不像饭菜香或者垃圾臭,我们的鼻子也闻不出来它的存在;它还没有味道,所以我们也没办法通过尝来发现它。但是,它却有着很强的毒性,一旦我们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就会中毒,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中毒原理讲解: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大工厂,需要氧气来维持运转。我们呼吸的时候,氧气会进入我们的血液,然后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一氧化碳进入我们身体后,会比氧气更容易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一来,血红蛋白就没办法好好地运输氧气了,我们的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就会出现中毒的症状,严重的话还会有生命危险。 案例分享:现在,老师给大家讲几个真实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例。有一个家庭,在冬天用煤炉取暖,因为晚上睡觉前没有把煤炉封好,也没有开窗通风,结果第二天早上,爸爸妈妈和孩子都一氧化碳中毒了。幸好邻居发现得早,及时把他们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才脱离了危险。还有一个小朋友,在洗澡的时候,家里的燃气热水器出现了故障,通风又不好,导致一氧化碳聚集,小朋友洗澡后就觉得头晕、恶心,还好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