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50499

【核心考点集训】苏教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复习学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25次 大小:7619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年级,习学,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单元,第三,上册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整理与复习&单元过关测试 单元知识梳理 易混易错分析 易混点 地震和火山的异同 地震和火山的相同点 地震和火山的不同点 1.地震和火山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一种释放,是地球内部运动的表现2.地震和火山发生的过程都是迅猛、激烈的3.地震和火山都可以重塑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如峡谷、火山湖、火山锥等 形成的深度不同:地震常发生在地壳层,而火山喷发与地壳及更深的地幔层岩浆的活动有关 例:( )常会造成地面隆起、陷落或出现裂缝,还会导致河流位移等。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海啸 解析: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地震,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常会造成地面隆起、陷落或出现裂缝,还会导致河流位移等。故选B。 答案:B 易错点一 地球表面的地形及特点 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地形 特点 山地 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丘陵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平原 低平而宽广 高原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盆地 周围有高山、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例: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有一句是这样描写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描写的是( )的景色。 A.峡谷 B.平原 C.沙漠 解析:这首诗是李白乘舟经三峡顺流而下时写的,所以这句诗描写的是峡谷的景色,故选A。 答案:A 易错点二 认为地球表面的变化都是短暂、剧烈的 地球表面有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而且地貌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促使地球表面发生这样巨大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自然力,比如地壳运动———地层的升降,以及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这些都是由地球内部的强大力量引起的,这样的变化是短暂、剧烈的。但是像风力、流水、气温变化、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引起的地球表面变化则是缓慢的。 例: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都是短暂、剧烈的。( ) 解析;地球表面的变化有些是短暂、剧烈的,还有一些是平和、缓慢的。 答案:× 单元过关测试 一、填空题。 1.地形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山地、丘陵等。 2.海底地震会引发_____。 3.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_____,为后来的板块构造学说奠定了基础。 4.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因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叫_____。 二、判断题。 1.我国的地形分布是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 2.发生地震时,开始震动的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是采取逃生措施的宝贵时间。( ) 3.科学家主要通过钻孔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 ) 4.地球板块的运动非常缓慢,很难察觉。( ) 5.在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实验时,如果将清水换成黏稠的液体,那么泡沫块会非常容易地漂来漂去。( ) 三、选择题。 1.小雨同学的家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盆地 2.地震和火山主要发生在( )。 A.地壳板块的里面 B.地壳板块的中间 C.地壳板块的任意一处 D.地壳板块的边缘 3.海边经常会见到大大小小的沙丘,形成的原因是( )。 A.海浪冲刷 B.海风搬运 C.海啸 D.人为堆积 4.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最厚的一层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地心 5.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 )。 A.不同的地形地貌 B.不同的国家或省份C。不同的生物分布 D.不同的高度 6.如图所示,沙漠地区经常出现石蘑菇,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 )作用的结果。 A.温度变化 B.水力 C.风力 D.地震 四、简答题。 1.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做? 2.地球的内部圈层各有什么特点? 五、连线题。 1.把下列地球表面的变化与原因连接起来。 海边拱桥状岩石 风 沙漠的蘑菇石 河流 弯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