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36626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设计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82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语文,必修,第一,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
  • cover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教学课题:《最后的常春藤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文为苏教版必修二第一专题“珍 爱生命”第一板块“精神支柱”所选文章。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掌握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把握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主人公身上的亮点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拥有坚强信念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常春藤叶内涵,感受作品主旨。? 2、学会珍爱生命,拥有坚强的信念。?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课前发下《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上学生讨论探究师点评共同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利用“情景创设法”,多媒体播放韦唯的歌曲《爱的奉献》,教师导入: 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竟然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 迹。这究竟是怎样神奇的一片叶子呢?是什么力量使它奇迹般的永不凋落?今天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第1、2题师提问,生抢答,第3题一学生读答案,其他学生纠正,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学生齐读两遍并识记。第4题生回答,师点评。)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几种?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3、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逛(guàng)来逛去 矮墩墩(dūn) 砖砌(qì) 昵( nì )称 蹑(niè)手蹑脚 苔藓(xi n) 气吁吁(xū) 殡(bìn)仪馆 一筹(chóu)莫展 一幢(zhuàng)楼 撒(sā)手 咆哮(páoxiào) 窗槛(jiàn) 瞥(piē)见 掺(chān)假 唠唠叨叨(láodao) 4、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 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数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新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苏艾揭示叶子不落的 谜底。 合作探究(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10分钟后学生展示讨论结 果,师进行精彩点评。) 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请说明原因。 明确:是小说的结局部分, 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作者是如何来塑造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的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 形象一:(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 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 ,消沉失意,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语言描写(当他知琼珊的病情后 ): “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讽刺地咆哮了一阵” “可怜的琼珊”……,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形象二:(侧面描写)   医生:“他上 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   苏艾:“……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   人格升华后,重新审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教师点评:艺术的天地里有无穷的创造 力,精神的奉献更是无价的财富。贝尔曼以其生命为代价,奉献了绝世的杰作,生花妙笔绘就了人性最美的花园。他将五彩斑斓凝聚成了世上最浓的生命之绿。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价值。”贝尔曼因这片世上最美的叶子,永远活在人们心灵的上空。 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不是“ 杰作” 为什么 它对琼珊来说意味着什么 试分析琼珊能康复的原因。(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语段,阅读品味,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