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6886

2015-2016学年度[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课件(42张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1501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2张,课件,青海湖,梦幻般的湖,2015-2016,学年度,语文
  • cover
课件42张PPT。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冯君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学习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品位赏析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2、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青海湖的美丽,使学生更加热爱多姿多彩的祖国。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冯君莉,女,1956年生,天津人,当代作家。曾任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发表了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作品几十篇。 作者简介海心山 海心山是青海湖的又一名胜。它位于青海湖湖心偏南,长2.3公里,宽约800米,高出湖面7.8米,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海心山环境幽雅。绿草如茵,轻风薄云,淡水清泉,景色宜人。山上古刹白塔隐存其间。犹如步入仙境一般。攀上海心山的顶端远眺青海湖的全貌,那海阔天空,天水相连,鸥翔鱼跃的壮丽景色,可以使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景观,陶冶情操,抒展胸怀。 沙岛,位于青海湖东北部,海晏县境内,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现已成为半岛,表面均由沙砾覆盖,基本无植被,是鱼鸥的栖息繁殖地 。返回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地处高原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离西宁约200公里,海拔为3200米。它的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由鸟岛、海心山、沙岛、三块石和海西皮五部分组成。其中鸟岛和海心山岛是著名的旅游圣地。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从古到今,人们向往它的浩瀚、神奇、博大,为它的雄伟、秀丽而赞叹不矣,把它誉为青海高原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颠簸( ) 深湛( ) 恬雅 ( ) 眸子( ) 魅力( ) 哈达( ) 逶迤 ( ) 肃穆( ) 安谧 ( ) 篝火( ) 缥缈( ) 牦牛( ) 娓娓动听( ) 脍炙人口( ) bǒzhàntiánmóumèihǎwēi yímì注音gōupiāo miǎomáowěikuàimù释义 扑朔迷离: 油然而生: 得天独厚: 虚无缥缈: 娓娓动听: 脍炙人口: 毅然决然: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形容某种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味道鲜美可口。形容意志坚决,毫不犹豫。毅然,毫不犹豫地。深湛: 涟漪: 魅力: 逶迤: 恬雅: 安谧: 潸然:这里是深的意思。水面被风吹起的波纹。特别吸引人的力量。这里形容道路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安静。流泪的样子。安静、文雅。本文按游前、游中、游后自然分为三部分。 全文共12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写去青海湖。 第二部分(第5~11段),领略青海湖的美。 第三部分(第12段),离开青海湖。 理清文章思路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1、到达青海湖,观赏草滩。2、观赏湖水。3、观赏乌云。4、观赏万里晴空。5、观赏草滩与山恋。6、观赏海岛。写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湖水之蓝。首先,直接用赞美的语言描写,如“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其次,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再次,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湖水之蓝描绘得晶莹可爱,如“蓝锦缎似的”,像“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