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72980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10-3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05227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同学们,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我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不仅属于南京,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牢记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伤痛,勿忘国耻! 新课导入 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你知道多少?请互相讨论交流。 在战争中直接以平民和居民街道为目标实施空袭,突破了战争伦理的底线。 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中国人,特别是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大规模屠杀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第一课时 阅读目标 1.掌握新闻评论的文体知识。 2.把握文章的观点,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了解新闻评论的写法特点。 重点,涉及教材活动·探究:任务一 重难点,涉及教材活动·探究:任务一 写作目标 1.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写简单的新闻评论。 难点,涉及教材活动·探究:任务三 品格素养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作 者 简 介 “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蕴含“警示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 报》国际新闻评论的署名,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新闻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与“国纪平”的重大题材、深入评析形成互补。 背景资料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2月 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将12月13日确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仪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仪式讲话中强调,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国人民也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 文体知识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 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1. 初衷( ):最初的心愿。 2. 杀戮( ):杀害(多指大量地);屠杀。 3. 篡( )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4. 抵赖( ):用谎言和狡辩否认所犯过失或罪行。 5. 妄( )图:狂妄地谋划。 6. 辱没( ):玷污;使不光彩。 7. 呓( )语:梦话。 读读写写 cuàn lù lài wàng rǔ mò zhōng yì 8.遁( )形:隐藏形体。 9.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 10.彰显:鲜明地显示。 11.惨绝人寰( ):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