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一个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另一个则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 藤野先生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做笔名。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这些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字词积累 瞥见 畸形 解剖 杳无消息 不逊 诘责 扒手 油光可鉴 发髻 深恶痛疾 抑扬顿挫 piē jī pōu yǎo xùn jié jiàn wù dùn cuò pá jì 精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把下面的课文的课文结构图填补完整。 2 3 4 5 了解裹脚 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离别后对先生的怀念 作为弱国子民内心辛酸 为改变国民精神充满斗志 1 6 7 8 初到仙台的所见所闻 纠正解剖图 关心实习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弃医从文的经过 激发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坚定改变国民精神信念 爱国之情 添改讲义 在这篇文章中,有人说,文中藤野先生说的仅有的“五句话”最能凸显人物的形象,请你找找文中藤野先生的话,并赏析。 语言:“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我的理解:这是藤野先生新学期第一次介绍自己,所以语气上是严肃认真的;“我就是叫做……”说明他对别人背后传他穷酸窘迫的“掌故”是心知肚明的,但也毫不在意。他是一个大度的人。 文中除了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之外,还运用了什么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 鲁迅曾说: “他(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写作背景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专,遇到了藤野先生。他之所以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并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 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仙台的一系列经历,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鲁迅弃医从文,要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学者。 板书设计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正直热忱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治学严谨 热情诚恳,教学认真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藤野先生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感受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品析含义深刻的语言,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远大的抱负。 新课导入 什么直接使鲁迅最终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 电影事件 自主探究 1.东京有许多“清国留学生”,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呢? 因为鲁迅先生去日本是为了探索救国道路,而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所以他要独自去仙台学医,想通过医学改变中国。 2.在仙台期间的哪两件事让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弃医从文? 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或: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 合作探究 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