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6381

1 邓稼先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6471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邓稼先,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 邓稼先 了解传记文学;搜集有关杨振宁、邓稼先的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元勋”“鲜为人知”“家喻户晓”等常考词语。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 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重点 传 记 概念 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一般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 分类 按作者分 自传 传记作者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 他传 传记作者叙述他人的生平经历 按体裁分 历史性传记 以记叙史实为主 文学性传记 运用多种文学手法,以史实为依据,不排斥想象性的文艺加工,但不可虚构 特征 真实性、文学性 本文属于他传。 二、文体知识 读读写写 元勋( ) 奠基( ) 选聘( ) 谣言 背诵 昼夜( ) 昆仑( ) 挚友( )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 )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 妇孺皆知( ) xūn diàn pìn zhòu lún zhì xiǎn jū cuì lù rú 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白天,跟“夜”相对。 读“wéi” 字词清单 宰割( ) 署名( ) 截然不同( ) 罗布泊( ) 马革裹尸 无垠( ) 夐( ) 萦带( ) 曛( ) 铤( ) 筹划( ) 摄制 燕然勒功( )( ) 殷红 ( ) 彷徨( ) zǎi 识记字词补充归纳 shǔ jié pō yín xiònɡ yínɡ xūn tǐnɡ chóu yān lè yān pánɡ huánɡ 一、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请学生运用默读的方法阅读全文。 (二)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小标题,对每一部分进行具体概括,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中国自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为研制两弹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品格。 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50年的友情及1971年访华的经历,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 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高度赞扬邓稼先一生的功绩,表达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悼念。 二、通过对比,理解人物形象 奥本海默 邓稼先 国籍 职务 功劳 学术水平 文化背景 性格为人 请学生精读文章的第三部分,对比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异同 二、通过对比,理解人物形象 奥本海默 邓稼先 国籍 职务 功劳 学术水平 文化背景 性格为人 美国 中国 原子弹设计领导人 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 相当 美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锋芒毕露 善于辞令 复杂的人 最不引人注目 忠厚平实 真诚坦白 “纯”、朴实 (同) (同) (同) (异) (异) (异) 请学生精读文章的第三部分,对比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异同 二、通过对比,理解人物形象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三、精读文章,品析语言,感悟深情。 (一)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我不能走”小节。 请同学们精读文章第五部分,探讨以下问题: 其一,你认为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其二,你认为邓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其三,你认为如何朗读“我不能走” 其一,你认为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