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397599
第9课《 记忆“良方”》 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3597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9课
,
记忆“良方”
,
教案
,
北师大
,
心理健康
,
四年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记忆“良方”》教学设计 课题 记忆“良方”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知道记忆是知识存储与提取的过程,了解遗忘 “先快后慢” 的规律,学习组块法、卡片法、多器官协同记忆法等具体策略,并理解其原理。2.通过陈正之 “以勤补拙” 的故事,认识到记忆力可通过方法和练习提升,能运用组块分类、形象联想等方法完成数字记忆、词组记忆等实践任务。3.根据遗忘规律,制定简单的复习计划,提高知识保持效率,通过记忆训练活动,发现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4.消除 “记忆力天生差异” 的认知误区,建立 “勤能补拙、方法制胜” 的自信;认识到及时复习、科学记忆对学习的重要性,形成主动运用记忆策略的习惯。 重点 1.理解遗忘曲线 “先快后慢” 的特点,掌握组块法、形象记忆法等至少 3 种可操作的记忆技巧。2.通过陈正之苦学、圆周率歌谣等案例,直观展示 “方法 + 练习” 对记忆的提升作用,并在活动中尝试应用。3.将 “当天复习、分类记忆” 等方法转化为日常学习习惯,如制定简单的复习时间表。 难点 1.理解 “遗忘曲线” 的时间与记忆保持量关系,避免将其视为抽象理论。对记忆技巧的适应性不同,需引导其通过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2.克服 “短期练习不见效” 的挫败感,通过阶段性成果反馈维持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故事 一天,张松求见曹操。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让部下杨修拿出新著《孟德新书》给张松看。令人惊讶的是,张松只看了一遍就能记住全书内容,还故意对杨修说:“这本书是战国时期无名氏所著,我们蜀地连三尺高的小孩都能背诵,怎么能算新书呢?” 杨修不信,张松便一字不差地背诵了一遍,让杨修大为吃惊。张松的记忆力是不是很惊人?你是不是也很佩服他这样超强的记忆力呢?其实啊,张松并不是盲目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理解书中内容,归纳发现它和战国时期著作的关联来强化记忆 ——— 这正说明 “巧记” 比 “硬背” 更有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记忆 “良方”》这一课,到奇妙的记忆王国里,探寻科学记忆的秘籍吧! 出示课题。 故事、思考 。 欣赏故事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1.阅读圆周率的故事。 2.心灵悄悄话:(1)文中提到的圆周率是什么?它的数字有什么特点?(2)教书先生的朋友给了他什么记忆挑战?(3)教书先生用什么方法快速记住了圆周率?请举例说明。(4)为什么说这个记忆方法很聪明?(5)这个案例体现了哪种记忆技巧? 小结:(1)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其小数点后的数字无穷无尽且排列毫无规律。(2)朋友要求先生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 22 位,且在自己念三遍后立刻背出,若成功则甘愿受罚。(3)先生根据读音相近的特点编了歌谣,例如:“山巅一寺一壶酒” 对应数字 “3.14159”(“山巅”=3,“一寺”=14,“一壶酒”=159);“尔乐苦煞吾” 对应 “26535”(“尔乐”=26,“苦煞吾”=535)。(4)因为圆周率数字本身无规律,先生通过谐音联想将抽象数字转化为有意义的语言场景,利用大脑对故事和韵律的记忆优势,降低了记忆难度。(5)体现了 “形象记忆法” 或 “谐音联想法”,即通过将无规律的材料与熟悉的声音、图像或故事串联,增强记忆效果。二、心灵港湾1.什么是记忆过程?遗忘的表现是什么?记忆过程是将所学知识通过理解存储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提取的过程。遗忘的表现是无法提取已学知识。2.文中提到的 “遗忘” 有哪些常见现象?有的同学学习效率低(事倍功半);自认为掌握的知识在考试时想不起来;越早学习的内容越容易遗忘。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的什么规律?遗忘速度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课《镜子里的我》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心理健康》(2025-08-28)
第4课《情绪初体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心理健康》(2025-09-01)
第八课 学会问“为什么” 课件+素材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2025-10-10)
第3课《不做任性的孩子》课件+素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心理健康》(2025-08-28)
第3课《不做任性的孩子》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心理健康》(2025-08-2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