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7824

11 送东阳马生序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10-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2690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东阳,马生序,课件,4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勤奋好学。从文治方面对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和刘基、高启被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生平著作很多,有《宋学士全集》。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长于传记的写作,在当时影响很大。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序)、后记(跋),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关于“序 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朝京稿》。此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 东阳,在今浙江省,当时与浦江、义乌等县同属金华府。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 嗜( ) 硕( ) 叱咄( ) 俟( ) 负箧( )曳( )屣( ) 皲( )裂 媵( )人 衾( ) 绮( ) 容臭( ) 烨( ) 裘( )葛( )缊( ) 冻馁( ) 谒( ) 撰( ) 贽( ) shì 读准字音 chì duō shuò sì qiè yè xǐ jūn yìng qǐ qīn xiù yè qiú gě yùn něi yè zhì zhuàn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 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爱好 没有办法 常常 抄录 计算 假借:同义 以:来 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名词作状语 用笔 来 就 我 买到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 向 天大寒,砚 冰 坚, 手 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稍逾约。 砚台里(墨汁) 结成坚硬的冰 弯屈伸直 抄书 跑引申为赶快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之:指抄书 超过 (有时)天气很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和伸直,我也不放松抄书。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期限。 稍微 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 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 司业、博士为之师, 未有问 而不告,求而 不得者也; 凡所宜 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 学生 朝廷,官府 供给 泛指四时衣服 送来 忧患 宽大的 书房里 诵读 辛苦 做他们的老师 请教却 告诉 得不到收获的情况 凡是 应该 集中在这里 每天 挨饿 一种讲授经学的官员 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 见也。 其 业 有不精,德 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 心 不若余之专 耳,岂他人之过哉 向人借 诸:之于 他们的学业 精通 道德 天然资质 非……则……:不是……而是…… 低下 而是 专心 难道是他人的过失吗 取独,无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 已 二年,流辈 甚称其贤。余朝京师, 生以乡人 子 谒 余。撰 长书 以为 贽, 辞甚畅达。与之 论辨, 同辈的人 很 到京城朝见皇帝 用同乡人 晚辈的身分 拜见我 (他)写(一封)长信 作为(表示) 敬意的礼物 流畅通达 “辨”通“辩” 言 和 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 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 其 亲也, 余故 道 为学之 难 以告 之。 言语温和 神色平和 探望他的父母 特意说说 求学 的 艰难 来 告诉他 在学习上用心十分劳苦 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