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程:初中历史 教材: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章节: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讲述了中国梦的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本课上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下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推进,在教材体系中具有总结提升和引领未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讲授本课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梦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脉络,使学生认识到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及其现实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发展脉络,具备一定的历史事件识别能力,但对“中国梦”“四个全面”等政治概念的理解仍较为浅显。初中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文字描述和现实案例较易接受,但对政策性内容的兴趣较低、理解难度较大。本课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意义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难点在于认识这些战略思想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及其现实影响,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其作用,并形成积极的价值认同。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背景及实践路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时空观念】通过梳理2012年以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时间脉络与空间布局,使学生掌握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与战略安排。 【史料实证】通过解读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使学生初步掌握获取、辨析历史信息的能力,理解政策实施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释】通过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客观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意义。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伟大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信念。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梦的内涵、“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难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地位 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随后朗读相关史料,激发学生兴趣,引出“中国梦”与国家发展的主题。 【展示材料】 (假设教材中有此图) ▲ 图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如高铁、航天、城市建设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人民日报》2021年专题报道 【提出问题】 同学们,从这张图片中你能看到哪些你熟悉的中国发展成果? 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贴近生活的史料,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激发对“中国梦”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兴趣,为深入学习本课内容奠定情感与认知基础。 探究新知 中国梦宏伟蓝图 中国梦宏伟蓝图 【教师活动】 材料1:2012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2012年11月29日) ▲图片注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问题:你认为“中国梦”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它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有何联系?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中国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