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一) 1 古诗二首 村居 壹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 村 居 图片感知 拂堤杨柳 谈谈你看到这些景象的感受。 贰 字词学习 学习生字 村 cūn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结构:左右 音序: C 部首:木 组词:村庄 农村 造句:翻过这座山,一片小村庄展现在我们眼前。 zhǎng(长大)cháng(长处)长多音字 学习生字 诗 shī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横画上下短,中间长。 结构:左右 音序: S 部首:讠 组词:古诗 诗人 造句: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 0 拂 童 诗 堤 立 + 里 讠+ 寺 土 + 是 扌+ 弗 cūn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部首:木 音序:C 结构:左右 易读错字 yīng 莺 堤 dī fú 拂 柳 liǔ 醉 zuì shī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横画上下短,中间长。 部首:讠 音序:S 结构:左右 0 拂 扌 + 弗 用手掸去物体表面不平之物。 轻轻擦过…… 春风拂面 微风拂煦 0 莺 看谁可以认得准确! 草帽下面一只鸟。 yīng tóng 书写指导:第五笔长,托上盖下。“里”的竖在竖中线上。 部首:立 音序:T 结构:上下 山东潍坊(wéi fāng)国际风筝节 我国的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产地,1988年正式确立潍坊市为“_____”。国际风筝节一般定于每年4月20日至25日。 课外拓展 世界风筝都 课堂集中营 乡间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放风筝呢! 词语赏析 是喝醉了吗? 醉春烟 春天美丽的景色使人陶醉。 课堂集中营 早春二月,小草嫩芽从土里钻出来,自由地生长,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快地鸣叫。 品读赏析 这是怎样的二月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怎么样? 拂堤杨柳醉春烟。 问背古诗 课堂集中营 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坝。杨柳似乎都沉醉在这浓浓的春烟里。 词语点拨 诗中的孩子在干什么?心情怎样?你放过风筝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放学 春风 课堂集中营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中心思想 诗意:乡间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 儿童散学归来早 诗意:他们趁着这温暖的春风放起了风筝。 忙趁东风放纸鸢 对照诗意 课堂集中营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 课堂小结 诗意:早春二月,小草嫩芽从土里钻出,自由地生长, 黄莺在天上飞舞,欢快地鸣叫。 草长莺飞二月天 诗意:柳树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 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天的景色使人陶醉。 拂堤杨柳醉春烟 对照诗意 村居 活泼欢乐 儿童散学 放纸鸢 人物活动 课堂集中营 自然景观 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春意盎然 全文梳理 助读资料 风筝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