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飞 夺 泸 定 桥 历史背景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1军团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29日16时,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迅速歼灭守桥之敌,并掩护后续部队占领了泸定城。川军一部被歼,其余向天全溃逃。与此同时,红1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4团的夺桥战斗。接着,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长征路线图 自由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 增援 关键 撤下 瓢泼 铁链 直泻 手榴弹 千钧一发 号召 狼狈 奔赴 阅读方法 把握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 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体会场景、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是为了冲出包围,为了抗战胜利。正是因为这些飞夺泸定桥的红军们,后来由于抗战的爆发,红军才能北主抗日,成了主心的目标,才能抗战胜利。 大家认真品读第1、2、3段仔细阅读,思考: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 照样子,说一说课文按哪几个方面写的?例如(从桥的方面:当时敌人把桥上的木板都拆走了,只留下桥上的铁链) 1、从山险的方面:当时山地险恶,多少断崖。 3、从敌人方面:当时敌人在桥的对面摆好了防御阵势,而且红军武器装备还没有国军武器装备好。 2、从水流方面:当时水流湍急,比较凶狠。 当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抢先到达泸定桥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又是什么呢? 桥险 水急 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敌人疯狂 面对重重困难,红军战士是怎样做的?体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动作描写 勇往直前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不怕牺牲 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动作描写 勇往直前 场面描写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不怕牺牲 英勇无畏 场面描写 飞夺泸定桥 场面描写 奋不顾身 英勇无畏 写作手法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场面描写不仅能使文章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而且能够使读者身临其境。 场面描写 “点面结合”是场面描写的重要技法之一。 “面”,就是对某个特定场合的整体概括。 “点”,就是写出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 点面结合 第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