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1934

第2课 日本仿效唐朝的变革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232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课,日本,仿效,唐朝,变革,教学设计
  • cover
拓展课 以史为鉴、展望中日关系 ———从《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谈起 【课标要求】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所做成的贡献;了解日本的大化改新、班田收授法、二官八省制度;知道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华文化对日本历史的影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现实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为主,同时讲练结合、问题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比较相似历史事件,学会认知历史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拓展课,使学生认识改革创新的艰辛性、曲折性、进步性;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前景的光明性的认识;充分认识中日友好关系的战略意义,引导学生理智爱国。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日本遣隋使和遣唐使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影响;分析善于向先进国家学习对于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当代中日关系。 2.难点: 如何理解日本民族不断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理念;如何正确对待当代中日关系; 【导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学生:是筷子!(但面露奇怪之色) 教师:这是咱们学校高二.(1)班孙浩哲同学送给我的礼物。他有幸成为“中国高中生访日团”一位团员,这是他从日本带回的。大家知道吗?中国人使用筷子,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这双筷子从生活的角度说明日本深受中华文明的熏陶。那么在孙浩哲的眼中,当代日本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我们请孙浩哲同学给我们介绍介绍。 孙浩哲:真实的日本与我原来想象的日本有着很大的不同,整洁干净的城市、热情周到的接待、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优良的公共道德和环保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整个访问过程中,中日学生们谈起各种话题,包括历史和政治问题。我感到通过这种交流,让我了解到普通日本人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对中国的友好感情。我应该做一个中日友好的使者! 教师:好,谢谢孙浩哲同学! 多媒体展示: (1)西安市85中学生访日照片;(帮助学生拉近与日本的距离,了解当代日本) (2)日本的地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理条件、民族心理。 提问:谁来说说日本的地理特征? 学生:日本是个岛国。 教师:对!日本的国土面积仅有37万多平方公里,不足中国的4%。由4个主岛和6800多个岛屿支撑起来的岛国,多山少平原、地域狭窄、资源贫乏。独特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日本民族的性格:一方面极端的自尊排外,另一方面又特别崇拜强者,具有强烈地民族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攻击意识。 日本学者曾经说过:“中国是日本2600年文化的母亲”,为什么呢?(稍加停顿) 大家知道,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中华文明在帮助日本民族走出野蛮愚昧状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块来了解日本是如何不断向强者学习? (多媒体打出:本节课题———以史为鉴,展望中日关系) 【教学过程】 展示:你知道中华文化圈吗?(边说明边展示) 教师:中国古代文明高度发达,并向周边邻国传播,形成以中国本土为中心,波及东亚的日本、朝鲜、东南亚乃至更远的范围,形成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区域性文化体系就叫中华文化圈。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文化圈。 日本正好处于中华文明圈的边缘,毗邻先进中华文化,日本抱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视角一、探源中日交往、源远流长(20分钟) 展示:徐福东渡的传说 1.日本文明起源 关于日本文明起源,我们可以从徐福东渡传说了解一二。 学生:相传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的旨意,率领“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择吉日乘船出海,去寻找三仙山上的长生不老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