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1957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教学设计 (3)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17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
  • cover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2 掌握改革的内容。 3 理解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 4 继续培养归纳概括和表达的能力。 5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及释读历史图片的能力。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 教学难点:改革背景和部分内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爱我中华》的影音。有关少数民族内迁的课件。鲜卑人民在改革前后的服饰对比幻灯。   学生准备:收集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四、教学步骤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以歌曲引入 欣赏进入情景   2、 引导回顾 回顾历史   3、 组织阅读 阅读课文,4、了解、概括要点   5、 教师讲解 具体学习改革原因和措施   6、 组织阅读史料、挂图 结合挂图了解迁都   7、 讲解史实、补充资料 学习、了解。   (一)、设趣质疑、导入新课(约6分钟)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 引导: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放一首歌给大家听,大家放松一下,好吗?(播放)   2、 设问:同学从中听出了什么呢?那时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等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3、 鼓励、评价指出:在前面课文里, 我们了解到华夏的历史,而我们的民族情况是由56个少数民族的组合,最初, 他们不是与汉族生活在一起的, 后来, 秦朝时,秦始皇统一起来, 加强了边疆的开发, 少数民族与汉族联系加强,各民族不断融合(改革促进了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大团结局面。   4、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 静心聆听  (2)、 积极回答:(略)  (3)、 认真听教师讲解,4、 感受团结的历史   二、内容分解、探索新知(约25分钟)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1、 过度讲解,2、 当历史发展到东汉末年,3、 北方“五胡”内迁。   4、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改革背景和原因,5、 为学习措施作好铺垫     二、改革的措施   1、 课本剧的表演   2、 引导: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社会状况,3、 于是他从制度、文化、风俗等入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有哪些呢?   4、 逐一分析改革的措施,5、 组织学生讨论各条的作用和内在联系   三 改革的作用和影响   1、 谈论:孝文帝的改革是轰轰烈烈了,但是结果怎么样呢?   3、 引导学生代表总结阅读收获   4、 鼓励、评价、总结学生代表的发言:改革促使少数民汉化,包括姓氏、服饰、婚姻、语言、生产生活等。这些都是民族大融合的表现,而北魏政权也在不断的学习汉族经济文化是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1、阅读了解: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我国形成了汉族居住中原,少数民族居住边地的格局,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而内迁的民族中,鲜卑部于439年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北朝开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到改革背景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原因是鲜卑拓拔部统治方式落后,激化了矛盾。   四、教学小结、突破重难(约2分钟)   本课主要介绍了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少数民族内迁、统一北方的孝文帝的及随之来的民族大融合。本课教学从问题入手,按照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对全文进行概括、归纳,再展示历史人物事件中评价人物,通过对历史进行串线的精心组织,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提高能力、受到熏陶感染。   四、角色互易、巩固练习(约7分钟)   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竞赛,教师讲解竞赛规则当评委进行积分,学生互相问答,问、答的质量高的组胜。   五、问题探究、拓展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