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 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导学案 课标要求:1.辩证地认识彼得一世改革的意图。 2.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3.认识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重点 1.结合背景分析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认识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难点:1.全面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对俄罗斯帝国崛起所产生的影响。 【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标注序号。 2. 熟记基础知识,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以备课上集 体讨论、突破。 3.书面完成练习题目。 预习案 一、时代的要求———改革的背景 1.必要性 (1)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表现_____,俄国闭塞落后,表现_____。 (2)当时还处于内陆的俄国急于打开通向欧洲的南北海路_____和_____。 2.可能性 (1)1689年,_____正式掌权。 (2)1697—1698年彼得一世的_____使其深谙国际形势。 二、移植西方文明———改革的内容 1.军事改革:目的_____ 措施_____ 影响_____ 2.经济改革:目的_____ 措施_____ 影响_____ 3.政治改革:目的_____ 措施_____ 影响_____ 4.文化教育与生活习俗改革: 目的_____ 措施_____ 影响_____ 三、俄罗斯帝国崛起———改革的影响 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 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2.目的:巩固沙皇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3.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 (1)移植西方文明,全盘西化。 (2)未触及俄国落后的根源农奴制。 (3)用残暴手段推行改革。 4.改革的积极意义 (1)取得巨大成效,_____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改变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 (2)宣告了强大的 的正式诞生。 (3)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改革的局限性 (1)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2)推行改革的手段过于野蛮和粗暴(镇压近卫军;处死太子)。 (3)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征兵和征调劳工)。 (4)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_____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_____国家。 (5)改革后,俄国加紧侵略扩张,给欧亚人民带来灾难。 探究案: 1、17世纪末,中国的康熙皇帝和俄国的彼得大帝都善于吸收新鲜知识,康熙还向洋教士请教证明几何题,两个皇帝都锐意革新。康熙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改革税制,出现了“康乾盛世”,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俄国的改革结果却远远超过了中国。与康熙相比,彼得一世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如何理解彼得一世用允许购买农奴的办法来发展工场手工业? 【延伸 】 17、18世纪中国的封建政府顽固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西方的封建君主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二者有何主要不同? 政策 目的 原因 影响 重农抑商 加强对农业的绝对控制 统治者害怕商品经济对封建生产方式发生分解作用 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 重商主义 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王权需要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 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训练案】 1、为什么把彼得一世改革称为“全盘西化”?彼得一世改革对俄罗斯帝国的建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2.阅读下面材料: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请回答:综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大帝是怎样将俄国推入现代世的? 3、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改革既促进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 马克思认为彼得一世改革“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俄国伟大诗人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国腾空而起。”为什么如此评价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