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42082

17. 原毁 导学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1次 大小:13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原毁,导学案
  • cover
17. 原毁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作者忧时伤事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3、理清文章的结构,深化对议论文结构的认识,培养写作能力。 二、相关资料: 1、释题: 《原毁》是韩愈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作者是有感而发:安史之乱后,唐朝执政者及世族大地主结党营私,而由于上层统治者求全责备,下层地主阶层很难登上政治舞台,即使得官,也“动而得谤”,屡遭排挤。面对这样的现实,韩愈写下此文,希望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 2、写作背景: 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2、重以周,故不怠; 3、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4、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5、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6、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7、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8、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 9、是故事修而谤兴。 10、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11、以 其责己也重以周 早夜以思 外以欺于人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秦亦不以城予赵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12、乃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 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认为“毁”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2、文章为什么要从“古之君子”说起,它与中心论点又有什么内在关联? 五、作品译文 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严格而周密,所以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君子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寻求周公所以为周公的道理,对自己要求:“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仿效那些像周公的地方。 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没有人能赶上他的;这人就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 他对别人呢,就说:“那个人,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得上一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艺的人了。”肯定他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种技艺容易学会,(但)他对别人,却说:“能有这些,这就够了。”(又)说:“能擅长这些,这就够了。”(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宽而少吗?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对人要求)全面了,所以人们很难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却)说:“我有这点优点,这也就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却)说:“我有这点技能,这也就够了。”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