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36282

第5课 控制系统中的数据(教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日期:2025-09-2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9845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5课,控制系统,中的,数据,教案,2025-2026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科技 六下 第5课《控制系统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通过整单元《校园智能农场》项目作为引导,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涉及的数据有哪些,通过分类、归纳整理数据的类型及作用,从而帮助理解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数据进行运行的原理。 五上理解了算法对数据通过输入、计算、输出三个典型环节解决问题,但这些数据是虚拟的、抽象的,本课则通过现实生活的控制系统中实际接触到的真实数据,其表现形式往往是模糊的,多样的,需要理解它的作用和类型。控制系统运算的对象是控制系统中的数据,数据是运算的基础,只有精准分析出数据,才能为后续数据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课通过真实的案例,进一步全面分析数据的类型和作用,为本单元认识连续量与开关量数据,以及相应与运算、或运算等做好知识准备,并为第下一单元《扩音系统》的综合实践作好铺垫。 本课通过“控制系统中数据的类型”和“控制系统中数据的作用”两部进行教学。以《校园智能农场》项目为例,从整个系统需求的角度梳理和分析了校园智能农场正常运行需要哪些类型的数据,并通过真实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数据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运行角度分析每一类数据在系统运行中的作用。为了加深对数据作用的理解,课堂通过文字介绍和系统运行流程图,形象地表示出各种数据在系统中的流转原理。 二、学习对象分析 通过四年级的学习,学生对生活中的数据有了一定的概念,了解数据是由图像、声音、字符、视频等多种形式存在的,计算机通过编码的形式利用各种数据进行计算,为本课认识系统中数据的类型打下了基础。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学习对生活中的系统及系统如何实现自动控制及实现控制所必须的输入、计算、输出和了原理上的认识,并对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方式和类型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习对象是六年级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对于问题及问题蕴含的数据有简单的分析解读能力,会用文字或图示等描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顺序,学生对解决简单问题的一般过程如分解、抽象、模型等计算思维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学习已经掌握了控制系统实现的三个关键环节,并能通过各种算法结构来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自主可控系统在解决安全问题时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期,随着算法知识不断完善,对算法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有了切身的体验和一定的掌握,并对系统从表象到内部原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力。 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如何精确抽象并科学建模还是空白,预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关键要素的抽象还不能准确到位。内容掌握上通过五上的学习,学生对系统有了概念上的认识,了解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但这些计算都是属于系统层面的广义的计算,对于具体的计算方式、对什么数据进行什么样的计算还不够明确。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通过类型和作用进行精准的分析,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真正掌握还需通过实验了解各种数据在系统中的流转,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1.通过生活中的设备,认识到过程与控制系统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了解这些系统中蕴含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控制。了解控制系统运行需要不同类型的数据,通过分析控制系统,理解各种类型的数据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信息意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体验生活中的系统与数字世界深度融合的环境,有意识地应用反馈优化解决问题的过程,验证解决方案,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计算思维) 3.能利用在线平台与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的过程与控制场景,认识到自主可控技术对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