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45604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389566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1.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2.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 重点: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难点: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鲁迅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怀念,更有深深的思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11月1日写的经典诗篇《有的人》。 一、导入新课 臧克家(1905—2004),汉族,山东诸城人,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被誉为“农民诗人”。 主要作品: 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等。 2.走近作者 鲁迅: (1881———1936) 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 年5 月,他首次以“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3.鲁迅简介 1949年,臧克家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身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 “老虎尾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4.课文背景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诗歌 (一)解决字词 当 dāng (当时) dàng (上当) 2.多音字 场 cháng (场院) chǎng (下场) 3.词语解释配对 4.近义词配对 5.反义词配对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诗中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和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二)整体感知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2.朗读课文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 “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 歌颂 批判 三、品读释疑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虽生犹死” “虽死犹生” “活”———肉体还在 “死”———精神已亡 蔑视、鞭挞 “死”———肉体不在 “活”———精神永存 赞颂、崇敬 两种人有怎样不同的的表现? 讨论交流: 对人民的态度 作威作福 横行霸道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引出鲁迅的诗《自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