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0016

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845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教科,2024,一年级,上册,第一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植物》 单元总结 核心概念: (五)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 能说出常见植物(如绿萝、含羞草、猪笼草)的基本特点(大小、颜色、形状等)。 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和空气。 2. 科学思维 能通过观察区分开花植物(如兰花)和不开花植物(如凤尾蕨)。 能初步描述含羞草“害羞”、猪笼草“捕虫”等特殊现象。 3. 探究实践 能通过观察或种植活动,完成“认识三种植物”“种活一种植物”等简单任务。 能用绘画或语言表达对植物的认识(如画一种植物)。 4. 态度责任 愿意爱护植物,认识到植物是人类的朋友。 对植物的特点和需求产生好奇,乐于观察和提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植物的基本特点和生存需求(如大小、颜色、阳光、水等),结合教材中的绿萝、含羞草等实例强化认知。 通过观察和简单实践(如种植、绘画)建立对植物的直接经验,呼应“我的收获”表格任务。 教学难点 理解抽象概念(如“植物需要空气”),需通过直观实验(如盆栽对比)帮助学生感知。 区分不同植物的特性(如开花与不开花、含羞草的应激反应),需借助图片对比和实物观察降低难度。 教学准备: 1.“我的收获”表格(单元小结底部):提前打印,让学生勾选完成情况(认识植物、种植、绘画)。 2.卡通灯泡小人图标(单元小结右下角):用于课堂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思考(如“含羞草为什么害羞?”)。 3.植物特点卡片(大小、颜色、形状等):用于分类游戏(如“找出班里哪种颜色的植物最多”)。 4.植物需要卡片(阳光、水、空气):匹配实验(如遮光/浇水对比观察)。 5.白纸、彩笔:完成“会画一种植物”的任务(可临摹教材中的绿萝、含羞草等)。 6.简单观察记录表(可选):画“植物+太阳/水滴”符号记录需求。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1.各位小小探险家们,还有在座的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你的姓名]老师。今天我们要化身“植物探险队”,一起回顾身边植物朋友的秘密,还要去探索神奇的植物王国。准备好你们的“观察放大镜”(手势比划)和智慧大脑了吗? (预设:准备好啦。) 2.太棒了。我们的探险———现在开始。 一、单元总结 ——— 认识我们的植物朋友(15分钟) 活动(一):回忆植物特征(7分钟) 1.(举起绿萝盆栽)探险家们,快看。这是我们熟悉的谁呀? (预设: 绿萝) 2.火眼金睛。仔细观察:(俯身展示叶子)它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 (预设:绿色的) 3.没错。想象摸一摸———它的叶子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 (预设:软软的/薄薄的) 4.(切换嫩芽图片)那这株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嫩芽呢?它是什么颜色的? (预设:浅绿色/黄绿色的) 5.真细心。上周我们在校园里还见过小草、大树。想一想,它们的叶子大多是什么颜色的? (预设:也是绿色的。) 6.没错。(手势总结)植物朋友们大多有绿色的叶子。(出示根系简笔画)它们都有根吗?根藏在哪? (预设:有。在土里。) 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呢? (预设:根像小吸管一样喝水,还像小脚丫一样让植物站稳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和提问,提升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引导他们描述植物特征。讨论叶子颜色和质地,加深对植物特征的理解。提及植物根部,让学生思考其生长需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学习植物需求做准备。互动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和兴趣,使他们更积极地探索科学。) 活动(二)探究植物需求(5分钟) 1.(展示两盆绿萝:一盆健康油亮,一盆蔫黄枯萎)探险家们,这两盆绿萝朋友看起来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预设:一盆叶子亮亮的,一盆叶子黄了/耷拉下来了) 2.追问: 猜猜看:为什么这盆朋友“生病”了? (指蔫掉的绿萝) (预设:没浇水/没晒太阳) 3.植物和我们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