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0440

第17课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507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统编,上册,语文,八年级,学年
  • cover
第17课 《散文二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把握其观点,领悟其中包含的哲理。 2.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理解其层层推进地阐述哲理的写法。 3.品味哲理散文的语言,体会其语言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其观点、理解其层层推进地阐述哲理的写法。 2.体会哲理散文语言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学习《永久的生命》 一、导入新课 董卿在《朗读者》的开场白中说: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严文井,听听他对生命有着怎样的解读,听听他生而为怎样的人! 二、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2.文体知识 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试给下面的散文进行分类。 写人记事类散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背影》 托物言志类散文:《白杨礼赞》 写景抒情类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春》《紫藤萝瀑布》 阐发哲理类散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 哲理散文,也被称为“议论性散文”“哲学散文”,是指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它或通过对某一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形象性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目的,但它不是让读者去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让读者感知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天地。议论性散文讲究叙述、描写、抒情与议论的结合,形象与逻辑的结合。 披露思想历程,讲述人生感悟,传达着真诚与睿智,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3.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兴味(xìng) 臼齿(jiù) 洗涤(dí) 初生牛犊(dú) 卑微(bēi) 炫耀(xuàn) 消逝(shì) 遍身茸毛(róng) 蔓延(màn) 繁殖(zhí) 凋谢(diāo) 混为一体(hún) 理解词义: 兴味:兴趣、趣味。 洗涤:冲荡;清洗。又指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混为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三、活动一:明生命特征 1.读懂标题 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可以解读标题含义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标题的含义。 明确: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是永久的。 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小结:个体的生命是短暂,易逝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永恒的。 2.概括特征 请你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用恰当的词来概括生命的特征。 第一段:可怜有限的生命。 第二段:感动 的生命。 第三段:感谢生命的 。 第四段:赞美 的生命。 明确: 第一段:可怜有限的生命。 第二段:感动神奇的生命。 第三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