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5446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34248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青岛,第二,整体,植物的生活,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 年级 三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2单元《植物的生活》 单元主题 绿色生命的奥秘———植物结构与功能的探索 课时安排 5课时 一、单元主题 “绿色生命的奥秘———植物结构与功能的探索” 通过观察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二、单元大情景 “校园植物探秘小队” 学生化身“植物科学家”,在校园中开展植物器官探索任务: 任务1 植物身体结构解密(对应第5课) 任务2 根系吸水任务(对应第6课) 任务3 茎的运输挑战(对应第7课) 任务4 叶片蒸腾实验(对应第8课) 最终形成《植物生命手册》,举办“植物功能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 5.4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3-4年级) 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描述植物器官结构;②解释根、茎、叶的功能;③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生命活动规律。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植物的“身体”》《植物的根》《植物的茎》《叶的蒸腾作用》4课,以植物器官结构与功能为核心,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探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 第5课《植物的“身体”》通过观察凤仙花、苹果树等植物,认识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区分完全植物(如向日葵)和不完全植物(如苔藓、蕨类)。解剖植物标本,绘制植物结构图,建立“植物多样性”概念。 第6课《植物的根》.通过红墨水实验验证根的吸水性(水面覆盖植物油防止蒸发)和移栽植物时保护根部的实践(带土移栽、捆扎根系)探究根的形态(直根系、须根系)及功能(固定植物、吸收水分)。 第7课《植物的茎》通过观察地上茎(柳树、竹子)与地下茎(土豆、莲藕),利用红墨水纵切实验观察导管运输水分(横切面红点、纵切面红线)和树瘤成因探究(筛管切断导致养料堆积), 探究茎的支撑和运输功能。 第8课《叶的蒸腾作用》 通过气孔散失水分,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降温、促进水分吸收、参与水循环)。 四课之间符合纵向递进的课程关系: 1.结构→功能:从认识器官(《植物的“身体”》)到分器官探究功能(根吸收、茎运输、叶蒸腾)。 2.现象→本质:通过实验揭示植物生命活动原理(如根吸水实验→蒸腾作用循环)。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描述植物器官结构,解释根吸水、茎运输、叶蒸腾的功能 科学思维 通过对比实验归纳器官功能,建立“结构-功能”模型 探究实践 设计根吸水实验、茎导管观察实验、叶片蒸腾实验 态度责任 形成保护植物意识,理解植物对生态环境的价值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动手实验兴趣浓厚,但抽象理解能力较弱。 2.认知基础:已学习“植物的外部特征”,但对器官功能缺乏系统认知。 3.学习难点:理解“蒸腾作用”“导管运输”等抽象概念。 七、活动设置 (一)活动1:植物器官侦察兵(第5课) 1.主题:绘制植物器官地图 2.目标:识别根、茎、叶、花的结构特征 3.达成方式: (1)户外观察校园植物,用解剖镜观察器官细节(科学+美术) (2)制作《植物器官手账》(图文结合记录) (二)活动2:根系吸水任务(第6课) 1.主题:根的吸水竞赛 2.目标:验证根吸收水分的作用 3.达成方式: 对比实验:带根/无根植物插入染色水中,观察水位变化(科学+数学测量) (三)活动3:茎的运输挑战(第7课) 1.主题:茎的“运输通道”解密 2.目标:观察茎运输水分的路径 3.达成方式: 实验:芹菜茎插入红墨水中,切片观察导管(科学+工具使用) (四)活动4:叶片蒸腾实验(第8课) 1.主题:叶片的“呼吸”密码 2.目标:验证蒸腾作用及意义 3.达成方式: 塑料袋包裹植物叶片,收集水珠(跨学科:气象学湿度概念) 八、教学方法 1.情境驱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