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5475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工具》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32858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青岛,第六,整体,测量工具,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 年级 三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6单元《测量工具》 单元主题 精准测量师———探索工具里的科学 课时安排 3课时 一、单元主题 “精准测量师———探索工具里的科学” 以测量工具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统一标准”的科学思想,培养定量分析能力。 二、单元大情景 “小小计量师训练营” 学生化身“计量师学员”,通过三关挑战: 1.液体测量关:配制精准泡泡液(量筒) 2.质量称量关:调配种子盆栽土(天平) 3.时间竞赛关:设计1分钟沙漏(沙漏) 最终获得“计量师勋章”,举办“测量工具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 3.4 技术工程———测量工具的使用与设计(3-4年级) 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使用量筒、天平测量物体特征; ② 设计简单计时工具; ③ 理解统一测量标准的意义。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量筒》《天平》《沙漏》这3课。 《量筒》以“如何准确测量液体体积”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量筒的结构(量程、刻度、单位符号“ml/L”),掌握“一选(合适量程)、二倒(倾斜缓流)、三看(凹液面最低处)”的操作步骤。通过制作简易量筒的实践活动,深化对体积测量原理的理解,并拓展认识其他液体测量工具(如量杯、滴管)。 关键实验:用量筒量取70ml水,探究液面读数方法。 《天平》聚焦物体质量的测量,通过杠杆平衡原理解释天平的工作机制。学生认识天平结构(托盘、指针、游码、砝码),学习规范操作流程:水平放置→游码归零→调节平衡→左物右码→砝码从大到小添加→读取质量(砝码+游码)。通过称量鸡蛋、橡皮等常见物体,建立质量单位“克”的直观概念。 关键实践: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理解“质量是物体固有属性”。 《沙漏》以时间测量为主题,探究沙漏的组成(流沙池、沙、细孔)及影响因素(沙量、孔大小、沙粗细)。学生制作简易沙漏模型,通过调整变量(如改变孔径)测试时长变化,理解“时间可量化”的科学思想,并对比现代计时工具(如钟表),体会技术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关键活动:设计并改进沙漏模型,验证时间测量准确性。 本单元以“测量”为主线,通过三课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测量原理,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科学探究奠定基础。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理解量筒(体积)、天平(质量)、沙漏(时间)的测量原理及单位意义。 科学思维 通过对比实验分析误差成因(如读数俯视偏大),用数学统计优化测量结果。 探究实践 规范使用测量工具,设计沙漏模型并校准时长。 态度责任 认识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六、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三年级学生知道“大小”“轻重”等定性概念,但缺乏定量测量经验。 2.学习难点:理解“毫升”与“立方厘米”的等价关系;天平平衡原理的抽象性。 3.兴趣点:动手操作(如配制泡泡液)、竞争性活动(沙漏计时赛)。 七、活动设置 (一)活动1:泡泡液配制大师(《量筒》) 1.目标:用量筒精准配制泡泡液(水:洗洁精=10:1),探究体积测量方法。 2.达成方式: (1)实验:分组配制不同比例泡泡液,比赛吹泡持久度(融入数学比例计算)。 (2)错误分析:对比俯视/仰视读数的误差现象(美术:绘制错误操作漫画)。 (二)活动2:种子盆栽工程师(《天平》) 1.目标:称量50克土壤与5克种子,制作迷你盆栽。 2.达成方式: (1)工程实践:用简易天平称重,分析杠杆平衡原理(技术:制作纸质天平模型)。 (2)跨学科:记录种子发芽率(生命科学),探究质量与生长的关系。 (三)活动3:沙漏设计师(《沙漏》) 1.目标:设计1分钟沙漏,探究流速与孔径、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