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高中语文晨读晚练 第9 课 说“木叶” 晨读篇 文本漫笔 经典诗词鉴赏 古诗中写叶之诗作可谓多矣,有不知谁裁出的 苦吟 细叶,有灯下白头人看到的雨中黄叶,有未落时沃若 [唐]卢延让 的桑叶,又有红于二月花的枫叶…然而,“无边落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千古名句,在用衰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叶纷落表现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无尽愁思时,为何用 险觉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落木萧萧”?“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 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翠”,在用树叶飘落表现情感的同时,为何用了“黄[赏析]“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 叶”落地?“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在用寒叶表 两句诗是描写人在吟诗对句时,苦苦思 达复杂感情的同时,为什么用了“霜叶”已醉?古诗索与斟酌的情形。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文 中还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亭皋木叶思不畅,好字佳词不易写成,也可用来赞 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赏作家写作时,那种绞尽脑汁、苦思熟虑 阳”等众多名句。为什么最受青睐的是木叶呢?由 的认真态度。 木叶又可嗅出古代诗歌怎样的气息呢? 面名家美文品演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 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 张伟 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 影清癯而安详。 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 记起早年与吴组细、李长之、季美林并称“清华 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 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 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 “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 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 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 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 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 “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 ·64· 第9课说“木叶”I 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 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 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 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 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 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 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 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 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精神”。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 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 “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 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 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 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 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 【品读】这篇传记选材典型,细节突出。对于 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 北大知名教授,要表现他的学识渊博,莫过于 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 写他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堂下鸦 完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