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6025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28461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青岛,下册,整体,植物的生长,第四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 第4单元《植物的生长》 单元主题 生命的律动———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生命的律动———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围绕植物生命周期、环境适应性及人类活动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生长规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与生态责任意识 二、单元情景 “校园植物研究所”科研任务 学生化身“植物研究员”,接受三项任务: 1.任务一:种植观察员(对应第13课)———种植辣椒,记录生命周期。 2.任务二:环境侦探(对应第14课)———探究莲、仙人掌等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3.任务三:乡土调查员(对应第15课)———调查家乡植物资源,设计保护方案。 最终形成《植物生长科学报告》,举办“植物博览会”展示成果。 三、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9.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8.1植物通过多种方式繁殖 9.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①描述植物生命周期阶段; ②举例说明植物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 ③设计调查方案,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种辣椒》《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调查家乡植物》这3课。 第13课《种辣椒》 以种植辣椒为实践载体,引导学生观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生命周期。 重点探究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水、阳光、空气、温度),并通过制定观察计划、记录生长过程,培养中长期科学观察能力。 渗透“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的核心概念。 第14课《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通过对比莲、仙人掌等植物在不同环境(水生、沙漠)中的形态特征(如莲叶蜡质层、仙人掌刺状叶),分析植物结构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植物通过适应环境维持生存”的科学观念,并拓展到生态保护意识。 第15课《调查家乡植物》 组织实地调查活动,分类记录家乡常见植物(如观赏植物、经济作物),分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单元以“植物生命过程—环境适应性—人类互动”为线索,形成递进式探究链条: 1.纵向递进:从个体生长规律(《种辣椒》)→环境适应性(《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社会应用(《调查家乡植物》)。 2.横向关联:三课均围绕“结构与功能”“稳态与调节”跨学科概念展开,如辣椒生长需求(生命系统层次)、莲的呼吸孔(结构与功能)、经济作物分类(技术与社会)。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①描述植物生命周期阶段; ②解释植物结构与环境适应的关系(如莲叶通气组织)。 科学思维 ①通过对比实验归纳生长条件的影响; ②运用数据分析植物分布规律。 探究实践 ①设计辣椒种植观察计划; ②制作“莲藕适应性”模型; ③用图表统计家乡植物种类。 态度责任 ①形成长期观察的科学态度; ②提出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具象思维为主,对动手实验兴趣浓厚,但持续记录能力较弱。 2.认知基础:已掌握种子萌发条件(三年级),但对植物全周期生长及环境适应性缺乏系统认知。 3.学习难点:理解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如莲藕气孔作用),自主设计调查方案。 七、学习活动设计 第13课 《种辣椒》 1.生命日记 2.生长密码 ①制订种植计划; ②记录生长阶段特征。 ①制作《生长记录册》(美术+语文); ②测量茎高变化(数学折线图)。 第14课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1.生存挑战赛 2.结构解密 ①对比水/旱生植物结构差异; ②解释适应性特征。 ①解剖莲藕观察气孔(实验探究); ②设计“沙漠植物”生存海报(美术+工程)。 第15课 《调查家乡植物》 1.乡土侦察兵 2.保护行动派 ①设计调查路线及工具; ②提出植物保护倡议。 ①绘制社区植物地图(地理+信息技术); ②撰写《植物保护提案》(语文+德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