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0216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件(17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9-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612272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课,俄国,改革,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世界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方式)有哪些? 革命(自下而上)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17-18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9世纪 改革(自上而下)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俄罗斯总统 普京 彼得一世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9世纪晚期 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莫斯科公国崛起 16世纪初 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被蒙古征服 【自主学习】结合视频与教材,梳理俄国兴起与统一的发展历程 采用“沙皇”称号 伊凡四世执政时期 一·早期俄国的发展历程 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五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 1689年8月,彼得一世推翻了主政的姐姐索菲亚公主的统治,实现亲政。9月,与清政府缔结了中俄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1697年,他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回国后,开始仿效西欧发达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1721年,彼得一世被俄国参政院尊奉为皇帝,获得“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的称号。“沙皇俄国”的名称也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 二·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有广阔的市场,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记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思考彼得一世进行改革的原因。 (1)外部:西欧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内部: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与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2.目的: 富国强兵,维护沙皇统治 领域 内容 影响 政治 军事 经济 教育 习俗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强化专制统治。 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军事实力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强化了农奴制。 促进文教科技的发展 促进文明开化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 3.内容及性质: 二·彼得一世改革 自主阅读教材P7,完成表格。 方式: 向西方学习,全面改革 材料1:到1725年,俄国已建立起240多个近代工场,不少工场的规模是比较大的。……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积极性(1)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 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4.影响: 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