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劝谏是一门艺术。商朝比干劝谏商纣王,被挖心;西汉晁错劝谏汉景帝削藩,被腰斩;战国邹忌向齐宣王上谏,成功。 导入 卑微打工人李斯如何劝说上司秦始皇不赶走自己? 如果人生有标签,你的标签是什么? 吃货 学霸 聪明 佛系青年 搞笑 硬核青年 社恐 学神 激情四射 社牛 如果李斯有标签,他的是什么? 打工人的巅峰 荀子学生 市场营销专家(统一度量衡) 韩非子同学 政治家 厕所老鼠观察师 千古一相 真小人 投机分子 奸臣 解题 劝谏(用言语规劝君主尊长改正错误) 驱逐 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指上书,奏章,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 题解: 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李斯 作者 李斯,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前208年) 李斯的一生可以用他自己的三句话来概括: “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 贵贱穷通,“在所自处”—李斯的人生观 成语“东门黄犬”后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斯其人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把握文章思路,中心论点。学习本文开门见山立论方法和本文高超的论证技巧和劝谏艺术,初步体会文章实用性、针对性的特点。 3.体会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洪流与个人志向间的关系,培养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并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本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上行公文的范本。作为一篇不足千字(800多)的短文,流传2000余年,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说理文。 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 谏: 驱逐 逐: 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客: 上书,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与“表”性质类似。 书: 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谏逐客书》 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通称。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如汉朝贾谊的《论积贮疏》,唐朝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等等。 古代文化常识补充 厕鼠与粮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 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看到公署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 后来,李斯又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里,更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 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贵贱穷通,“在所自处”—李斯的人生观 背景 公元前238年,地处秦国东邻的韩国,因忧患秦国吞并六国,故派水工郑国入秦,借为秦国筑渠兴修水利以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阻止秦国东征(“疲秦之计”)。郑国阴谋败露后,秦国宗室大臣纷纷要求秦王驱逐客卿。逐客是因为嫪毐叛乱事而起|逐客是针对吕不韦的宾客势力。 秦始皇在公元前237年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就在被逐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有名的《谏逐客书》,劝阻秦王。 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即派人将 李斯追回,任命为廷尉(最高司法 官),并下令废除逐客令。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mù)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xī)于宛(yuān),迎蹇(jiǎn)叔于宋,来丕(pī)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yīn)盛,国以富强,百姓乐(l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