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7012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防疫与保健》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27745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青岛,上册,整体,防疫与保健,第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 年级 六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6单元《防疫与保健》 单元主题 健康守护者行动———科学防疫与生命保健 课时安排 5课时 一、单元主题 健康守护者行动———科学防疫与生命保健 二、单元大情景 “校园健康特工队” 学生化身“健康特工”,接受任务———为学校设计防疫宣传周活动。通过探究病原体传播、疫苗原理、青春期健康管理及安全用药四大任务,最终制作《校园健康防护手册》,并在社区开展健康科普行动。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 6.4 生活习惯与健康; 6.5 疾病防御与免疫; 6.6 安全用药 学段目标 (5-6年级) ①解释传染病传播条件及防控方法; ②说明疫苗作用原理; ③列举青春期保健措施; ④识别药品安全标识。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第19课《预防新冠肺炎》、第20课《接种疫苗》、第21课《青春期保健》和第22课《安全用药》四课内容。 (一)第19课《预防新冠肺炎》 1.核心内容: (1)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及症状(干咳、发烧、乏力)。 (2)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危害(夺去生命、导致停工停学)。 (3)预防措施:减少聚集、勤消毒、戴口罩、接种疫苗、保持安全距离。 (4)消毒方法:高温消毒(56℃持续30分钟)、紫外线/酒精消毒、含氯消毒剂。 2.重点实践:设计家庭消毒方案,模拟飞沫传播实验。 (二)第20课《接种疫苗》 1.核心内容: (1)疫苗的作用原理(如灭绝天花、抵抗乙肝病毒)。 (2)疫苗的针对性(仅预防特定传染病)和局限性(成功率非100%)。 (3)增强免疫力的方法:避免疲劳、坚持锻炼、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2.重点实践:整理家庭接种记录,制作疫苗宣传海报。 (三)第21课《青春期保健》 1.核心内容: (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身高体重增长、声音变化)。 (2)健康措施:及时沟通、营养均衡、加强锻炼、心理调适。 (3)青春期作为"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重要性。 2.重点实践:记录自身生长发育数据,设计健康生活计划表。 (四)第22课《安全用药》 1.核心内容: (1)药物分类:处方药(需医生处方)与非处方药(OTC标志)。 (2)用药原则:"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能口服不注射"。 (3)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破坏菌群、产生耐药性)。 2.重点实践:清理家庭药箱,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标注关键信息。 四课内容以"健康防护"为主线,形成递进式知识结构: 1.传染病应急防控(第19课)→ 2.长期免疫防御(第20课)→ 3.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第21课)→ 4.医疗行为规范(第22课)。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将: 1.掌握传染病防控的科学方法,理解疫苗的重要性; 2.建立青春期健康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3.形成安全用药的终身素养,避免药物滥用风险; 4.培养"公共-个人"双维健康观,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如配合防疫措施)。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①理解传染病传播三要素; ②解释疫苗激活免疫的原理; ③说出青春期身心变化特点。 科学思维 通过对比实验(如口罩防护测试)归纳防疫措施有效性。 探究实践 ①设计模拟“飞沫传播”实验; ②制作免疫系统漫画; ③制定家庭用药清单。 态度责任 ①形成科学防疫意识,尊重生命健康; ②批判性分析健康谣言。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初具,但对微观机制(如免疫反应)理解较难。 2.认知基础:已知基础卫生常识(如洗手),但对疫苗原理、青春期系统性变化认知模糊。 3.学习难点:理解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反应;辩证看待药品“副作用”。 七、活动设置 (一)活动1:病毒阻击战(对应《预防新冠肺炎》) 1.主题:破解病原体传播密码 2.目标:验证飞沫/接触传播途径,设计防护方案。 3.达成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