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恒记忆》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聚焦革命影像。通过经典摄影作品和微电影等,展现中国革命伟大历程,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能培养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审美感知,提升摄影和创作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和好奇心,但对革命历史理解较浅。他们形象思维活跃,对直观影像感兴趣。在学习中,理解摄影创作背景和意图、运用摄影技法有难度。可通过资料展示、实地拍摄指导等突破障碍。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感受革命战争时期摄影作品和微电影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内涵。 2. 学会从构图、光线等方面欣赏摄影作品。 艺术表现 1. 掌握摄影构图和用光的基本技法并用于拍摄。 2. 了解微电影构成要素和拍摄方法。 创意实践 1. 运用所学知识拍摄革命遗址影像资料。 2. 发挥创意,创作有个性的摄影或微电影作品。 文化理解 1. 理解革命影像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2. 增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欣赏革命战争时期经典摄影作品,理解其主题内涵和艺术特点。 2. 掌握摄影构图和用光的基本技法。 3. 了解微电影的构成要素和拍摄方法。 难点 1. 体会摄影作品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情感。 2. 灵活运用摄影技法拍摄出有质量的革命遗址影像。 3. 创作有创意和内涵的微电影脚本。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摄影器材、校园周边革命遗址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引入主题 (1) 展示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历史影像片段,营造历史氛围,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述影像在记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引出本节课要探讨的革命影像。 (3) 提问学生对革命历史影像的了解,引导他们回忆相关的画面和感受。 (4) 强调革命影像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艺术的呈现,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 (5) 介绍本节课将通过欣赏、学习和创作,感受革命影像的力量。 (6) 展示部分革命战争时期的摄影作品封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7) 简单提及这些作品背后可能隐藏的故事和精神。 (8)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和期待进入后续的学习。 1. 观看影像片段,感受历史氛围。 2. 思考并回答老师关于革命历史影像的问题。 3. 对展示的摄影作品封面表现出好奇。 4. 带着期待准备学习。 评价任务 兴趣激发: 问题回应: 期待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影像展示和问题引导,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自然引入新课。 欣赏作品 欣赏《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 (1) 展示《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摄影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2) 描述画面中八路军战士们在古长城下英勇战斗的场景,让学生感受战斗的激烈。 (3) 提问学生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引导他们关注战士们的动作、表情等细节。 (4) 探讨作品的主题内涵,讲解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英勇精神。 (5) 分析作品的构图,指出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及如何突出战斗的氛围。 (6) 讲解光线的运用,如光线对战士形象和场景的塑造作用。 (7) 引导学生体会摄影师通过构图和光线等技巧展现历史瞬间的手法。 (8)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欣赏《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古城》 (1) 展示《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古城》摄影作品,让学生感受延安古城的庄严与神圣。 (2) 介绍延安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讲述徐肖冰拍摄这幅作品的背景和意图。 (3) 引导学生从整体风格上欣赏作品,感受其宁静、厚重的氛围。 (4) 分析图像叙事,让学生理解作品如何通过画面传达延安精神的内涵。 (5) 提问学生从作品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和意义。 (6) 对比其他类似风格的作品,加深学生对这种风格的理解。 (7)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