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0752

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170368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柳永词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隋唐,盛行宋,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按风格 豪放派 婉约派 风格比较 豪放派 婉约派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北宋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 苏轼 柳三变 柳 七 柳屯田 第一个专业词人 知人论世 柳永 (约987--约1053年),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改名柳永,54岁时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 仕途不顺 飘零沦落 自由张狂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 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被誉为“才子诗人”,代表作《望海潮》《雨霖铃》。 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柳永词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望海潮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柳永及本词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理解意境,准 确把握作者情感,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掌握本词点染、铺叙的表现手法。 背景资料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一、诵读 把握节奏 二、再读课文 感知内容 东南形势优越,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5)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6)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7)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8)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他日画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