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云识天气》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意义。 2、以列表分类的方式感知全文。 3、品味精彩语段,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4、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以列表分类的方式感知全文。 教学难点: 品味精彩语段,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学法指导: 题目告诉了我们作者说明的话题。首先请仔细 出卷网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对“云的类型和云的色彩”的认识,并想想他是怎样来描写云和天气的关系(顺序与方法);其 次,选择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读,感受一下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最后,选择其中一些经典句和谚语做做资料卡片,积累写作素材。特别要注意的是,读书时要联系自 己,联系生活,可对文中的某些现象提出质疑或作一些探讨补充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峰峦(luán):山峰和山峦。(2)一霎间(shà):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3)预兆(zhào):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出卷网。(4)轻盈(yíng):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5)匀称chèn: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6)朦胧不清:模糊不清。 (7)阴森;形容(地方、气氛、脸色等)阴沉可怕。本课指天气阴沉,气氛可怕。 (8)丝丝缕缕(lǚ):一丝丝,一条条。缕,量词,用于细的东西。 (9)绫纱;泛指稀而薄的织品。本课比喻云彩 出卷网稀薄。(10)崩塌tā;崩裂而倒塌。(11)弥mí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12)征兆zhào:即将出现的迹象。(13)千姿百态:形容有各种各样的姿势。(14)变化无常:没有规律地出现新的状况。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3.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学习 研讨 (一)导入,简介作者。 1805年深秋拿 出卷网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 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首都。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除此以外,我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 气情况?(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云来预测天气状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章《看云识天气》,看一看,如何根据云来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作者朱泳燚(yì),当代科普作家。 (二)检查预习,解决生字词。 (三)说明文知识小解 1、定义: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2、说明文的特点: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①、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②、以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4、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可以综合运用。 5、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九种: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摹状貌 (四)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讨论并归纳: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一层(第2—5段):根据天空中云的形态、位置、薄厚来推测天气的情况。 第二层(第6段):根据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浏览全文,思考: (1)文中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找出全文中心句?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一词,本义 出卷网指商业人员用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