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5237

第7课 创想候车亭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5-09-20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215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7课,创想,候车亭,教案,格式
  • cover
《创想候车亭》教案 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创想候车亭》是岭南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此课聚焦城市候车亭设计。教材介绍了候车亭的构成、类型等知识,还提及设计所需的透视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让学生关注城市公共设施,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和好奇心,但对候车亭设计专业知识了解少。他们生活经验有限,在结合环境和文化特色设计上有困难。教学中可多展示案例,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突破设计难点。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感受不同类型候车亭的设计美感,提高对公共设施设计的审美能力。 2. 体会候车亭设计与城市环境的融合之美。 艺术表现 1. 掌握候车亭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步骤,能用绘画表现候车亭。 2. 运用所学透视方法,绘制候车亭效果图。 创意实践 1. 结合特定情境和文化特色,创新设计候车亭。 2. 与同学合作交流,完善候车亭设计方案。 文化理解 1. 了解候车亭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增强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2. 认识到设计要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候车亭的构成和常见类型。 2. 学会运用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圆形透视绘制候车亭草图。 3. 能结合环境和文化特色设计候车亭。 难点 1. 准确运用透视方法表现候车亭的空间感。 2. 设计出有创意且符合实际需求的候车亭。 3. 将文化特色融入候车亭设计,展现城市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知导入 引导思考 (1) 展示城市繁华景象的图片,包括各种公共设施,最后聚焦到候车亭,提问:“城市候车亭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与科技的发展,未来的候车亭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呢?” (2) 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未来候车亭的想象。 (3)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要点评,肯定他们的创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创想候车亭。 (4) 介绍候车亭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它不仅是交通设施,也是城市文化的体现。 (5) 展示一些设计独特的候车亭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6)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候车亭的外观、功能等方面的特点。 (7) 提问学生对这些候车亭的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8) 总结学生的观点,为后续的知识讲解做铺垫。 1. 观看图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 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对未来候车亭的想象。 3. 观察展示的候车亭图片,感受其独特之处。 4. 表达自己对候车亭的感受和看法。 评价任务 发言积极度: 想象丰富度: 观察细致度: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图片和提问,引发学生对未来候车亭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自然地导入新课。 新知讲解 介绍候车亭定义和构成 (1) 讲解:“候车亭(bus shelter),一般是与公交站台互相配套使用的,为方便市民乘客候车时遮阳、防雨等,在车站、道路两旁或绿化带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上建设的交通设施。” (2) 展示候车亭的图片,指出一般候车亭棚体主要由顶棚、立柱、站牌、广告灯箱和坐凳组成,也有用隔板来代替广告灯箱的。 (3) 让学生在图片上找出这些组成部分,加深印象。 (4) 举例说明不同候车亭在组成部分上的差异,如有的候车亭可能没有坐凳等。 (5) 强调候车亭已发展成为城市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精美的候车亭也成为了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 (6) 引导学生思考候车亭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7) 提问学生身边的候车亭有哪些特点。 (8) 总结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强调候车亭的重要性。 介绍候车亭类型 (1) 展示不同类型候车亭的图片,如智能候车亭、仿古候车亭、不锈钢候车亭等。 (2) 逐一介绍这些候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