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2.溶液配制的一般步骤为 、 、 、 、 。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第二课时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核心要点回顾 01 计算 称量 量取 溶解 转移 溶质质量分数 3.稀释溶液的原理 溶液稀释前后 的质量不变, 的质量增加。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 。 溶液质量= × 。 溶质 溶剂和溶液 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溶质质 量分数 溶液密度 溶液体积 知识点1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必备考点精练 02 1.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属于溶液 B.溶质都是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 C.浓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稀溶液的质量分数 D.5 g KCl完全溶解于95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只含H2O一种物质 如NaCl溶于水,以Na+、Cl-形式 D 2.小红同学在实验室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溶液组成看,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 B.从溶液的构成看:溶液中含有Na+、Cl-、H2O C.从所需仪器看:不需要使用坩埚 D.从定量组成看: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D 知识点2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3.配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0%的硝酸钾溶液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先向天平左托盘的纸片上加硝酸钾再往右托盘的纸片上加砝码至平衡 B.量取水时,若俯视刻度会使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溶解时,先将42.0 mL的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再加硝酸钾固体 D.细口瓶上标签需标注“50.0 g 16.0%的硝酸钾溶液” 顺序反了 无须标注 B 4.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制该溶液的顺序为乙→甲→丙→丁 B.甲中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C.若砝码生锈,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丁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速固体溶解 C 知识点3 溶液的稀释 5.某实验小组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 50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混匀、装瓶 B.经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25 g C.量取6%氯化钠溶液后,量筒要用水冲洗 D.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不变,已经配好了 D 6.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 g,加水稀释至250 g后取出10 g,则此10 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0.2% B.4% C.1% D.2% D 关键能力提升 03 7.若要将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 A.50 g B.40 g C.100 g D.45 g A 教师专享·归纳总结 8.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若用8%的稀硫酸25 g通入直流电进行电解水实验,过一段时间后,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则已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 A.2.5 g B.5 g C.8 g D.10 g 9.向含有一定量氯化钠的水溶液中逐渐加水,下列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B B 10.情境素材 一粒好种,万担好粮。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在实验室中选用如图所示仪器,配制100 g该氯化钠溶液。 (1)计算所需水的体积: mL(水的密度为1.0 g/mL)。 (2)配制过程中,还需要补充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3)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4 玻璃棒 偏小 综合素养培优 04 11.跨学科·生物 新鲜的冬瓜内盛有5%的NaCl溶液,现将一木块放入此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高为h,如图所示。 过一天后的 h与原来相比(不考虑水的蒸发现象)(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B 谢谢观赏!(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