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两首 教学目的: 1.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诗歌。 2.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了解诗中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情景激趣: 亚历山大·昔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 出卷网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探究生趣 第一步,朗诵课文,体会情感。 第二步。背诵课文,个性解读。 1.抽学生背诵 2.个性解读 ⑴你喜欢这首诗吗 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喜欢。因为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⑵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讨论井归纳: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 出卷网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人生的体验不管是美好的还是忧伤的,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在将来的日子,回首往事,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⑶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 讨论并归纳: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 出卷网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 学习《未选择的路》 情景激趣 弗罗斯特(1874—196 出卷网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弗罗斯特的诗歌最初未在美国引起 出卷网注意,1912年举家迁往英国定居后,继续写诗,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1913)与《波士顿以北》 (1914),得到好评,并引起美国诗歌界的注意。1915年回到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他的诗名日盛,于1924、1931、1937、1943年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他晚年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在他75岁与85岁诞辰时,美国参议院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 弗罗斯特的著名诗集还有《山间》(1 出卷网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去的溪流》(1928)、《又一片牧场》(1936)等。1949年出版了《诗歌全集》,以后仍陆续有新作发表。 探索生趣 一、诵读并背诵《未选择的路》 二、个性解读 1.诗中的“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讨论并归纳:这首诗写的是人生之路。它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运用的是象征手法。 2.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讨论并归纳:诗的重点不是写 出卷网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3.你从诗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 讨论并归纳: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 出卷网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立的选择。 总结固趣: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阐明一 出卷网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