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675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0课《虽有佳肴》教案设计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66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语文,七年级,20课,虽有佳肴,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虽有佳肴 教学目的: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对课文进行现代审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中国古代一部 出卷网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 出卷网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21cnjy.com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 出卷网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21·cn·jy·com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要求结合注释大体读懂,将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原文相关词语旁边,列出不懂之处,积累要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指导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积累词语: 1.朗诵指导:虽有/佳肴, 出卷网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积累语言 虽:即使 肴:用鱼、肉做的菜 出卷网 食:,吃 。 旨: 味 美 。 至道:最好的道理。 善:好处。 是故:因此,所以。 困:不通, 出卷网理解不了。 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 长:促进。 其:表示推测语气。 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第二步,精读课文,翻译课文。 1.让学生翻译课文 2.检查翻译情况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品尝,是 出卷网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说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会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知道了不足,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也是自己学习的一半。2·1·c·n·j·y 第三步,背诵课文,现代审视。 一、背诵课文 二、现代审视 ㈠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 明确: 1.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就会设法提高。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21教育网 2.教然后知困。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 3.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㈡课文中阐述的道理,在现代社会还正确吗?为什么? 布置作业: 预习《化石吟》,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趣味教学资料 《礼记》名言警句: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正已而不求于人。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其德薄者其志轻。 仁者莫大于爱人。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