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7311

3《百合花》》《哦,香雪 》群文阅读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332936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34张
  • cover
(课件网)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 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结构组成 作用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展示人物性格 表现作品主题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景物及人物活动的空间, 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感情等。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 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1.通读作品,圈点勾画。 2.阅读补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故事的时代背景。 先安安静静地读20分钟吧…… 学习活动一:阅读作品,知人论世 1、茹志鹃(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_____代著名女作家,浙江杭州人。擅长写抒情心理小说。身为一名女性,茹志鹃的笔调_____、_____,作品以_____,_____为特色。还能够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2、《百合花》是茹志鹃_____(前期/后期)代表作品。写的是_____时期的故事。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作品? 当 清新 俊逸 前期 细节丰富传神 解放战争 情节单纯明快 “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1、铁凝,姓屈,1957年生,_____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她的小说常以_____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_____的情绪。 2、《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作品。写的是_____时期的故事。 3、简述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时代背景。 当 普通人生活 具有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之初 《哦,香雪》创作于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第四年。小说发表于1982年6月,并获得全国优秀短片小说奖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铁凝曾下乡四年,与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女孩成为铁凝小说中人物的原型。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中国文学也深受影响。铁凝的小说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走向文明、开放的痛苦与喜悦。 学习活动二:梳理概括,理清情节 1.分别概述两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2.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开端(1~23段):小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发展(24~43段):小通讯员随“我”借被子 高潮(44~57段):小通讯员壮烈牺牲 结局(第58、59段):新媳妇执意献出新被子 《百合花》情节概括:1946年中秋节,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我”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后来通讯员牺牲,新媳妇用自己的新婚被子送他最后一程。 开端:1—3段,火车来到台儿沟 发展:4—55段,姑娘们迎接火车 (1)4—42段,姑娘们看火车 (2)43—55段,姑娘们与火车上的人做生意 高潮:56—71段,香雪换铅笔盒 (1)56—62段,香雪渴望铅笔盒 (2)63—71段,香雪换回铅笔盒 结局:72—82段,香雪夜归 《哦,香雪》情节概括: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宁静的山村台儿沟带来波澜,香雪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了向往已久的塑料铅笔盒。 学习活动三:圈画批注,赏析人物 赏析两篇小说中五个主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