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第一课·古诗三首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们能想到哪些词语或诗句呢?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1、认识诗人 2、初读感知 3、诗意赏析 4、课堂小结 认识诗人 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其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却始终豁达乐观,作品风格豪迈奔放又不失细腻婉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图所作的题画诗。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他的这幅画早已失传,但苏轼的诗却流传千古。当时苏轼正处于仕途不顺,外放为官时期,接触到自然美景,有感而发。 初读感知 2 听一听 写一写 huì yá lú chóng 读一读,在书上标出正确的断句 标出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 诗意赏析 3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诗人此处运用视觉描写,以翠竹为背景衬托桃花,色彩鲜明,一绿一红,给人强烈视觉冲击,为画面添一抹亮色,让学生体会写景的精妙手法。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为什么是 鸭先知呢? 1.鸭子其羽毛含油脂,防水保暖,皮下脂肪厚,对水温变化不敏感,能适应低温水,易察觉水温细微升高。 2. 鸭子长时间在水中觅食、嬉戏,脚掌频繁接触水,感知更直接敏锐。 3.行为表现,水温升高时,它们游动加快、叫声增多、相互追逐,人们由此判断鸭子先知晓水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鸭子在水中嬉戏,最早察觉水温回暖,就如同人类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亲自去体验、探索,才能精准把握事物的动态与本质,而非仅凭臆想猜测。 为什么是 鸭先知呢?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这是苏轼由眼前的春景联想到的,让画面更具动态感和生命力 苏轼是亲自看到了吗? 同学们,咱们赏完诗中春景,大家想想,诗人写这些,只是罗列春天之物吗?他还想表达什么想法、情感呢? 情感体会 这首诗通过对画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学完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主旨升华 我们也要细致观察、亲自体验生活。同时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敢于想象。 课堂小结 4 惠崇春江晚景 生词断句 诗意赏析 情感体会 主旨升华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