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1、学会提取信息,梳理写作思路。 2、把握说明内容,明确说明对象。 3.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内在关联。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竺可桢 (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和《竺可桢全集》等。 生字词 翩然( ) 簌簌( ) 销声匿迹( ) 风雪载途( )农谚( )连翘( ) piān sù nì qiáo zài yàn 记载( ) z i 跷跷( )板 qiào 年年如是:每年都像这样。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时的美丽景色。 花香鸟语:花儿飘香,鸟儿叫,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 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词语解释 认真阅读,提取信息。 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整体感知,准确作答。 提示:关注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观点句和提示性词语等。 方法: 求法 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圈点勾画,梳理行文思路。 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3)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四部分 第一部分 筛选提取信息,梳理行文思路。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开始唱歌,……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行文思路 四季更迭中 的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与气候 和农事间的联系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寻踪 第二部分 ④……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行文思路 提出物候观测对 农业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 筛选提取信息,梳理行文思路。 寻踪 第三部分 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⑦首先是纬度…… ⑧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⑨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⑩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行文思路 设问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筛选提取信息,梳理行文思路。 寻踪 第四部分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物候资料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行文思路 研究物候学的四个意义 提出希望 筛选提取信息,梳理行文思路。 寻踪 第一部分(1—3)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层次划分 洞见 2、用“大自然的语言”做题目有什么妙处? “物候”和“物候学”。 既生动形象地点明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思考 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按照空间的内外、远近、高低、上下、左右、整体局部等方位顺序,介绍建筑物或者物品等。 按照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展开,如由总说到分说、从具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