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1910

第18课 毛主席在花山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16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语文,学制,五四,统编,学年
  • cover
第18课 毛主席在花山 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毛主席在花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故事发生在1948年春夏之交 B. 毛主席住在花山村时关心群众生活 C. 课文通过三件事体现毛主席的品质 D. 作者是翟志刚 2. 毛主席让警卫员请乡亲们回来碾米的原因是( ) A. 怕影响自己工作 B. 担心群众吃饭问题 C. 想和群众一起劳动 D. 以上都不对 3. 下列句子中属于语言描写的是( ) A. 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 B. “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C. 警卫员帮大娘端着盛满玉米的簸箕回到了碾台。 D. 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玉米碎粒。 4. 文中“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这句话体现了毛主席的( ) A. 群众观 B. 战争策略 C. 自我批评精神 D. 以上都不对 5. 下列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描写花山村的自然风光 B. 歌颂毛主席关心群众、平易近人的品质 C. 讲述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生活 D. 以上都是 6. 文中“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的细节,其作用是( ) A. 暗示毛主席的身份未被认出 B. 体现老人对毛主席的好奇 C. 突出毛主席与群众打成一片 D. 以上都是 二、基础知识 1. 文学常识填空 《毛主席在花山》是一篇_____(体裁),作者是_____,课文通过记叙毛主席在花山村的三件事,表现了他_____的品质。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1)警卫员和村长shāng liang( )请乡亲们到别处碾米。 (2)毛主席严肃地说:“这会dān wu( )群众吃饭的。” (3)茶沏好了,警卫员拎着清香的茶水来到niǎn tái( )旁。 (4)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chá yè( )交给炊事员。 (5)推碾子的大娘和小姑娘yuè tuī yuè màn( )。 3. 选词填空 (1)警卫员(诚恳/诚挚)地向乡亲们解释,请他们回来碾米。 (2)毛主席(严肃/严厉)地说:“不能因为我们影响群众生活。” (3)(尽管/即使)工作繁忙,毛主席仍然关心群众的生活。 (4)警卫员(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 (5)茶水对山旮旯的群众来说,确实很(新鲜/新奇)。 4. 解释词语 (1)夜以继日:_____ (2)旮旯:_____ (3)拘束:_____ (4)在行:_____ (5)平易近人:_____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警卫员把乡亲们请到了花椒树下碾米。(改为“被”字句) _____ (2)仿写语言描写:毛主席说:“喝茶能让人多吃饭。” _____ (3)毛主席对警卫员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改为转述句) _____ (4)用“不仅……还……”造句,体现毛主席的品质。 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5-7自然段,回答问题: “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说:‘这怎么会呢?多年的战争生活,使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碾米。’” “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警卫员回头一笑:‘知道了,请主席放心。’他走出小院,碰上村长正和一个端簸箕的大娘说话。” 1. 这部分主要描写了毛主席的什么? 2. “多年的战争生活,使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体现了毛主席怎样的精神? 3. 毛主席对警卫员的叮嘱(“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有什么作用? 4. 用横线画出体现毛主席关心群众的句子。 四、课外阅读 阅读:《村口的老槐树》 村口的老槐树已有百年历史,树干要三个孩子手拉手才能围住。春天,槐树开花了,一簇簇洁白的小花挂满枝头,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甜丝丝的香气。夏天,它撑开巨大的绿伞,大人们在树下纳凉聊天,孩子们在树下追逐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