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3152

第19课 十里长街送总理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161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语文,学制,五四,统编,学年
  • cover
第19课 十里长街送总理 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十里长街送总理》写作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间顺序 B. 时间顺序 C. 事情发展顺序 D. 逻辑顺序 2. 文中多次出现“都”字(如“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其作用是( ) A. 强调人数众多 B. 突出动作一致,情感统一 C. 说明场景宏大 D. 表现时间漫长 3. 下列词语中,与“不约而同”意思最接近的是( ) A. 不谋而合 B. 犹豫不决 C. 各行其是 D. 突如其来 4. 对“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理解正确的是( ) A. 灵车行驶缓慢,影响交通 B. 人们对总理的离去深感悲痛,心随灵车而动 C. 灵车重量大,行驶困难 D. 人们想阻止灵车前进 5. 文中描写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树”,主要表现了( ) A. 老奶奶身体虚弱 B. 老奶奶对总理的深切怀念 C. 长安街环境恶劣 D. 人群拥挤 6. 下列对课文主题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描述长安街的热闹场景 B. 表达对周总理的崇敬与怀念 C. 记录历史事件 D. 展现群众的团结精神 二、基础知识 1. 文学常识 《十里长街送总理》作者是_____,选自《_____》,课文记叙了1976年1月11日首都人民送别_____总理的感人场景。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bìn( )仪馆 zhǔ( )着拐杖 sù mù( ) wǎn( )联 3. 选词填空 人们_____(屹立/站立)在长安街两旁,目送灵车远去。 灵车四周的挽幛_____(肃穆/严肃)庄重,寄托着哀思。 4. 解释词语 举世闻名:_____ 泫然:_____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将“人们的心情沉痛。”改为反问句:_____ 仿写句子:灵车缓缓前进,像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1. 选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 作者选取了哪三类人物进行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分析“焦急而又耐心”这一矛盾词语的表达效果。 四、课外阅读 阅读《腊八粥》(沈从文)选段,回答问题: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妈,妈,粥要熟了吗?”“快了,快了,再熬一会儿就熟了。”妈妈温和地说。“那我可以多吃些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