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3252

第21课 囚歌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 -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14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六年级,语文,学制,五四,统编
  • cover
第21课 囚歌 同步练习B卷2024 -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中“狗洞”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 动物进出的洞穴 B. 叛徒投降的可耻途径 C. 敌人设置的陷阱 D. 牢狱的通风口 2. 诗歌中“烈火”的象征意义是 ( ) A. 敌人的残暴 B. 革命的力量 C. 诗人的愤怒 D. 牢狱的黑暗 3. 下列选项中,表现诗人视死如归精神的诗句是 ( ) A.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B.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C.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D.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4. 诗歌中“活棺材”与“烈火”的对比,作用是 ( ) A. 突出诗人对死亡的恐惧 B. 表现敌人的强大 C. 强调革命必胜的信念 D. 渲染牢狱的阴森 5. 下列对“永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肉体的永恒存在 B. 精神的不朽传承 C. 灵魂的转世重生 D. 自由的最终实现 6. 诗歌的结构特点是 ( ) A. 总分总 B. 层层递进 C. 并列展开 D. 先抑后扬 二、基础知识 1. 文学常识 《囚歌》的作者是_____,他在_____事变后被囚禁,诗歌表达了_____的革命气节。 诗歌最初被题写在_____的墙壁上,后由狱友秘密传出。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fèn nù ( ) yǒng shēng ( ) shēn qū ( ) 3. 选词填空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革命者 ( ),始终坚守秘密。(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叶挺将军在狱中写下《囚歌》, ( )了自己的革命信念。(表达/表现) 4. 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在艰难环境中坚持正义,绝不屈服:_____ 比喻用暴力手段压迫他人:_____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改为陈述句:难道革命者的牺牲不值得我们铭记吗? _____ 用“虽然……但是……”造句: 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囚歌》全诗,完成下列问题。 选段一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1. 这节诗通过_____和_____的对比,揭露了敌人的_____。 2.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选段二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 诗人为何将国民党监狱比作“活棺材”? 2. “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我的“自白”书》(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1. 这首诗与《囚歌》在主题上有何相似之处? 2. 分析“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一句的表达效果。 3. 结合《囚歌》,谈谈革命者在狱中表现出的共同精神品质。 五、写作 以“重读《囚歌》———论革命气节的当代价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议论文。要求结合诗歌内容,联系现实社会中的挑战,阐述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 B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B 4. C 5. B 6. B 二、基础知识 1. 叶挺;皖南;坚贞不屈;监狱 2. 愤怒;永生;身躯 3. 宁死不屈;表达 4. 坚贞不屈;威逼利诱 5. 革命者的牺牲值得我们铭记。 虽然环境艰苦,但是革命者依然坚持斗争。 三、课内阅读 1. 门;洞;阴险狡诈 2. 敌人用“自由”诱惑革命者投降,实际是让他们丧失气节。 3. 监狱如同活棺材,既指物理空间的封闭,也象征精神压迫。 4. 表达诗人为革命献身的豪迈气概和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