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综合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项器物中,体现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分化与权力象征的是( ) A. 河姆渡骨耜 B. 司母戊鼎 C. 良渚玉琮 D. 仰韶陶罐 2. 根据如表所列材料可知,西汉初匈奴能够对汉朝构成严重威胁主要原因是( ) 材料 来源 汉高祖刘邦率兵三十二万反击匈奴,轻兵冒进被围。 《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 匈奴总人口约五六十万。 《史记·匈奴列传》 《中国人口史》 匈奴之“长技三”:马匹优良,“且驰且射”,“饥渴不困”。 《汉书·晁错传》 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汉书·陈汤传》 A. 兵多将广 B. 长于骑射 C. 人口众多 D. 武器坚利 3. 据记载,在今浙江、福建及苏南、皖南地区,东汉中期由官方掌握的户数约42.4万;三个多世纪以后的南朝宋末,官方掌握的户数只有约25.3万。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B. 均田制未得到执行 C. 编户齐民制度解体 D. 江南地区经济衰退 4. 北宋前期在今河北中部一带建造壕沟、修建水田,“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七十里”,“收地利以实边,设险固以防塞”。其目的是防御( ) A. 吐蕃 B. 西夏 C. 金 D. 辽 5. 明中后期,各地出现具有全国影响的特色产业,如苏松地区的棉纺织业,杭州的丝织业,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广东佛山的冶铁业,福建的造纸业,河南、山东的棉花种植业等。这一局面的形成( ) A. 实现了南北经济的平衡 B. 瓦解了传统生产方式 C. 促进了工商业市镇发展 D. 提升了商人政治地位 6. 1860年,清廷对从祀文庙的入选标准做了修改,规定“嗣后从祀文庙,应以阐明圣学,传授道统为断”,此后不断对程朱学派名儒进行表彰,大力营造崇尚理学的氛围。此举意在( ) A. 宣扬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B. 确立程朱理学为统治思想 C. 倡导儒法并重的治国理念 D. 恢复遭受冲击的封建秩序 7. 下图描绘的是晚清时期儿童喜欢的“小放牛”游戏,其中一个儿童扮演牵牛者,两个儿童扮演牛,一个儿童扮演骑牛者。这一游戏场景反映出( ) 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 西式教育改变人们的劳动观念 C. 城市化推动乡村生活方式变化 D. 民众娱乐活动受农业文明影响 8. 公元前3100—前2700年,古埃及王室碑铭里常有“上下埃及之王加冕”的字句,亦有建造神像、定期举行节日庆祝、进行“牲畜普查”以及“清点黄金并丈量土地”等活动的记载。此时期埃及( ) A. 农业受益于铁器的推广 B. 帝国逐渐形成 C. 国家管理体系比较完善 D. 使用楔形文字 9. 18世纪后期,西班牙兴起了类似于在法国盛行的小型聚谈会,人们聚在一起“严肃地讨论新思想”,而“虔诚的传统主义者”对“法国人的恶习”惊恐不安。该“新思想”主张( ) A 理性科学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君权神授 D. 剩余价值学说 10. 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一个德国移民用法国面料、意大利热那亚样式以及铜铆钉,制造出时装设计史上最持久、最普及的牛仔裤。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A 文化交融影响生活方式 B. 商业革命重塑审美标准 C. 多元文化传统受到挑战 D. 近代工厂制度初步确立 11. 1920年奥夫雷贡任墨西哥总统后,开始推行土地改革。在其任期结束前,仅在624个村庄分配了300万公顷土地,多达3.2亿公顷土地仍被控制在大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