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放大镜的镜片是( )。 A. 平面镜 B. 凸透镜 C. 凹透镜 D. 凸面镜 下列关于放大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B.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C. 放大镜越大,放大倍数一定越大 D.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能看到更多细节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是( )。 A. 反射光线 B. 放大物体 C. 调节光线 D. 固定标本 下列哪位科学家最早发现了细胞( )。 A. 列文虎克 B. 罗伯特 胡克 C. 牛顿 D. 伽利略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是( )。 A. 正立、放大的像 B. 倒立、放大的像 C. 正立、缩小的像 D. 倒立、缩小的像 下列工具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放大镜 B. 光学显微镜 C. 电子显微镜 D. 望远镜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时,眼睛要同时睁开,用右眼观察目镜 B. 调节粗准焦螺旋时,要使镜筒缓慢上升 C.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正立的 D. 观察完毕,不需要整理显微镜 下列哪种生物不属于微生物( )。 A. 细菌 B. 病毒 C. 酵母菌 D. 蚜虫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是( )。 A. 载玻片 B. 盖玻片 C. 刀片 D. 放大镜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D. 细胞很小,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视野太暗,应该调节( )。 A. 目镜 B. 物镜 C. 反光镜和光圈 D. 粗准焦螺旋 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说明微小世界的存在( )。 A. 用放大镜看到树叶上的气孔 B. 用显微镜看到洋葱表皮细胞 C. 用肉眼看到天上的星星 D. 用显微镜看到水中的草履虫 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A. 罗伯特 胡克 B. 列文虎克 C. 巴斯德 D. 达尔文 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 “10×”,物镜上标有 “2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A. 10 倍 B. 20 倍 C. 30 倍 D. 200 倍 下列关于放大镜和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不同 B. 放大镜能看到细胞,显微镜不能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比放大镜大 D. 放大镜和显微镜都不能看到病毒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大。( ) 显微镜的发明让人们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 ) 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必须薄而透明。( ) 放大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 我们用肉眼能看到所有的生物。( ) 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 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要迅速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 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显微镜。( ) 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 同一物体,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是一样的。( )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放大、倒立的。( ) 研究微小世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太大意义。(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放大镜也叫( ),它的镜片特点是( )。 显微镜主要由( )、( )、( )、( )和反光镜等部分组成。 ( )是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他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软木薄片中的( )状结构。 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 )、( )、( )等。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 )的放大倍数乘以( )的放大倍数。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3分) 将下列科学家与他们的贡献连起来。 罗伯特 胡克 制成了最早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列文虎克 发现了细胞 巴斯德 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发明了巴氏消毒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