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0658

2.《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782828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46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部编版高中 必修下 导入—中国外交天团的魅力 《论语》中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自古至今,我国就有很多优秀的外交使节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使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后人评价为“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 我们看看他是用哪五论,如何妙语退秦师的。 继承父位,担任鲁国太史,推荐孔子位国相,撰写《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和《国语》,生动记录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重要史事,详细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和开山鼻祖,尊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推行儒家思想,反映人民的利益要求。孔子、司马迁尊为“君子”。 左丘明 姜姓,左氏,名明,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 作者介绍 壹 作品介绍 贰 内容:对孔子编纂的《春秋》的诠释和注解。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事实。 《左传》 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 作者: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各国大事,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如:赵盾弑其君。弑:指子杀父、臣杀君。) 微言大义: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僖公三十年,春王正月。晋人、秦人围郑 。” 《春秋》用六个字简明扼要概括了这个事件。而《左传》在叙述秦晋围郑这场事件时,情节跌宕起伏叙事详细。 叁 常识积累:史书体例 {D27102A9-8310-4765-A935-A1911B00CA55}类别 事件 ①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③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④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⑤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⑥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文学常识 历史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使......退。 师:军队 烛之武———人物,郑国大夫。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1)吸引读者,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2)介绍了核心人物是烛之武; 题目有何作用? 整体感知 重点字词读音 秦军氾( ) 南 夫( )晋,何厌之有 fú 无能为( )也矣 wéi 失其所与,不知( ) zhì 共( )其乏困 gōng 秦伯说( ),与郑人盟 yuè 若不阙( )秦 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fú 夜缒( )而出 失其所与( ) yǔ 使杞( )子、逢( )孙戍之 qǐ páng quē zhuì fán 自学指导和检测 1.借助课下注释、辅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