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动量及其守恒定律 第4节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碰撞的特点和分类 1.下列关于碰撞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的过程 B.在碰撞现象中,一般内力都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碰撞时系统的动能守恒 C.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作非弹性碰撞 D.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由于不发生直接接触,所以不能称其为碰撞 2.现有甲、乙两滑块,质量分别为3m和m,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了碰撞。已知碰撞后,甲滑块静止不动,那么这次碰撞是 ( ) A.弹性碰撞 B.非弹性碰撞 C.完全非弹性碰撞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题组二 碰撞可能性的判断 3.(多选题)质量为1 kg的小球以4 m/s的速度与质量为2 kg的静止小球碰撞,关于碰后的速度v1'和v2',下面可能正确的是 ( ) A.v1'=v2'= m/s B.v1'=3 m/s,v2'=0.5 m/s C.v1'=1 m/s,v2'=3 m/s D.v1'=-1 m/s,v2'=2.5 m/s 4.(多选题)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mA=5 kg,动量大小为pA=4 kg·m/s,小球A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A的动量大小为pA'=1 kg·m/s,方向水平向右,则 ( ) A.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B'=3 kg·m/s B.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B'=5 kg·m/s C.小球B的质量为15 kg D.小球B的质量为3 kg 5.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小球A、B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B在前,A在后。已知碰撞前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12 kg·m/s,pB=13 kg·m/s,碰撞前后,它们动量的变化量分别为ΔpA、ΔpB。下列数值可能正确的是 ( ) A.ΔpA=-4 kg·m/s、ΔpB=4 kg·m/s B.ΔpA=4 kg·m/s、ΔpB=-4 kg·m/s C.ΔpA=-24 kg·m/s、ΔpB=24 kg·m/s D.ΔpA=24 kg·m/s、ΔpB=-24 kg·m/s 题组三 爆炸问题 6.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1 m/s,爆炸成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之比为1∶4,不计质量损失,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 ) 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紧挨着的两个滑块P、Q之间有少量炸药(质量不计),爆炸后P、Q沿水平地面向左、右滑行的最大距离分别为0.1 m、0.4 m。已知P、Q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P、Q的质量之比m1∶m2为 ( ) A.4∶1 B.1∶4 C.2∶1 D.1∶2 题组四 碰撞规律的应用 8.如图所示,运动员将冰壶A以初速度v0=2 m/s从M点水平掷出,沿直线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在N点的冰壶B发生正碰,碰后冰壶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0.3 m/s、vB=0.7 m/s,碰撞前后A的速度方向不变,运动中冰壶可视为质点且碰撞时间极短。若冰壶A、B的质量均为20 kg,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015,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两冰壶碰撞前冰壶A的速度大小v1; (2)M、N两点间的距离s; (3)通过计算判断两冰壶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 9.如图所示,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相向行驶,速率均为v0=6 m/s。甲车上有质量m=1 kg的小球若干个,甲和他的车及所带小球的总质量为M1=50 kg,乙和他的车总质量M2=30 kg,甲不断地将小球一个一个地以v=16.5 m/s 的水平速度(相对于地面)抛向乙,并且被乙接住。 (1)若甲未抛球,两小车发生碰撞后连在了一块不再分开,求两小车撞击过程中损失的能量; (2)甲至少要抛出多少个小球,才能保证两车不会相碰 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依次有滑块C、A、B,质量分别为mC=2 kg、mA=3 kg、mB=3 kg。开始时A、B静止,C以大小为v0=10 m/s的速度冲向A,与A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A继续向右运动,与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 (1)C与A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 (2)A与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碰撞中的图像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