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班主任工作计划 (2025年8月—2026年2月) 新学期伊始,我迎来了高一(X)班48名充满活力的新同学(男生25人,女生23人)。这些孩子主要来自本辖区的六所初中。暑假期间通过家访和查阅学生档案,我对班级的整体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也看到了未来工作的重点和挑战。 一、 班级现状与特点分析 学业基础差异明显: 班级里约有30%的同学中考成绩非常突出,在全市排名前20%。但同时,也有约20%的同学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上基础相对薄弱,英语学科整体存在偏科现象,需要重点关注。 行为习惯亟待养成: 部分同学在自律性方面有待加强,比如存在迟到、作业拖拉等现象。寄宿生群体在内务整理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普遍需要指导和规范。 心理适应需求强烈: 接近一半(约45%)的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过集体生活,部分同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想家或不适应(分离焦虑)。超过60%的学生反馈,刚进入高中就感受到了比初中大得多的课业压力,如何快速适应高中学习节奏和心理状态是当务之急。 二、 工作指导思想 本学期班主任工作,我将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具体工作中,我会以《中学生德育大纲》为指导,借鉴一些优秀班主任在《班级精细化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比如大家常讨论的“如何带班更轻松有效”的方法),尝试构建一个融合“制度规范”、“情感关———和“学生自主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我的目标是引导和陪伴学生们努力成为“学习有韧劲、行为有分寸、内心有温度”的人,为他们未来成为终身学习者打下基础。 三、 学期核心工作目标 1.班风建设 班级共同制定的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力争本学期获得校级“文明班级”称号至少2次。 学业提升 期中、期末考试班级整体平均分争取进入年级前三名,对学业暂时落后同学的转化帮扶力争达到60%以上。 自主管理 培养班干部队伍,使其能独立承担并有效处理90%以上的日常班级事务。引导每位同学制定并执行个人学习计划,实现全覆盖。 家校协同 确保每次家长会家长参与率达到100%。尝试建立班级“家长智囊团”,邀请热心家长参与班级特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四、 月度重点工作安排 (一)8月:秩序筑基,情感联结 开学前准备: 基于初中表现和学生自荐,组建临时班委会,负责开学初的班级运转。 与学生代表共同起草一份《班级启动公约》,明确开学初的基本要求和期望。 设计“破冰盲盒”活动:每位同学随机抽取任务卡(如:“找到一位同样喜欢鲁迅作品的同学”、“分享一本你暑假读过的好书”等),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加速同学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 开学第一周: 召开“高中生活启航”主题班会:邀请2-3名品学兼优的高三学长学姐分享高中时间管理、高效学习方法以及新高考选科策略的实用经验。 启动“21天好习惯养成计划”:重点规范两个时间段:早读(7:00-7:30) 的专注度和效率,以及晚自习前(18:30-19:00) 碎片化时间的合理利用(如预习、复习、阅读)。建立简单的打卡记录机制。 (二)9月:制度落地,学风初塑 班规深化: 在临时班委组织下,全班同学分组讨论、修订《班级公约》(或称《班级法典》),使规则更贴合实际,并细化相应的奖励(如:一周全勤无迟到可获得一次自习座位优先选择权)和提醒措施。 学法指导: 协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备课组长,为班级开设“学科思维转型”微讲座,重点解析高中与初中学习方法的本质区别(例如:数学如何从“解题”向“建模”思维转变)。 组建“1+1+1学习互助小组”:每组由1名基础扎实的同学、1名学习中等的同学和1名需要帮助的同学组成,形成“捆绑式”评价,每周关注小组整体的进步情况。 家校沟通: 启动第一轮家访,重点关注10名左右在学业或生活适应上表现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